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欠薪防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

发布时间:2017-09-17 02:27

  本文关键词:我国欠薪防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恶意欠薪 因故欠薪 经济补偿金 经济赔偿金 欠薪保障基金


【摘要】:我国欠薪防治立法存在相互冲突、立法歧义等严重问题,对欠薪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双重保障在实际适用时容易造成相互混淆,未能起到对欠薪的惩治作用;应当修改《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取消欠薪的经济补偿金制度,将欠薪的经济赔偿金设计为法定赔偿金和实际赔偿金两种;应当区别恶意欠薪和因故欠薪两种不同性质的欠薪行为,重构以严惩恶意欠薪为主导的欠薪防治新机制。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恶意欠薪 因故欠薪 经济补偿金 经济赔偿金 欠薪保障基金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多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出台种种措施防治欠薪,但欠薪现象总是屡禁不止,欠薪问题仍困扰政府和广大劳动者,其中原因应当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欠薪防治立法及其适用存在的缺陷,就构建以严惩恶意欠薪为主导的欠薪防治制度提出一些建议。一、欠薪防治立法存在的缺陷我国防治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宇翔;;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其他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经济补偿的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2 徐喜波;;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思考[J];求索;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肖平容;;工会集体谈判权缺位的制度障碍与策略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5 李俊霞;劳动关系研究中道德问题的提出[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6 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7 许玉华;拖欠民工工资的原因及法律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丘丽丹;;论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邵芬,杜爱萍;中德养老保险制度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黄建强;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斌;休闲权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松;尼克松政府就业培训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文婷;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保华;;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基本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天玉;;借鉴与整合:从英国ACAS看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改革[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网成;;从改革建议看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之不足[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张冬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年06期

6 康桂珍;;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强化非诉讼解决机制作用[J];中国劳动;2008年04期

7 王振麒;;对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几点建议[J];中国劳动;2008年05期

8 高艳;;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8年01期

9 安玉萍;论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法律效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刘云甫;朱最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劳动调解仲裁法——劳动调解仲裁法若干不足之评析[J];行政与法;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复函[J];劳动内参;1996年03期

2 王宏哲;法律的系统解释及其司法适用 从同一法官就同一案由作出的三种裁判结果谈起[J];法律适用;2005年11期

3 盛亚娟;;公司设圈套员工掉陷阱 申请辞职丢补偿金[J];河北企业;2005年11期

4 ;2008年中终止的劳动合同如何支付经济补偿[J];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11期

5 双炬;;差旅费可否计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2期

6 张柱和;对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思考[J];苏盐科技;2004年04期

7 李正勇;;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分流有关经济补偿金来源问题的探讨[J];晟典律师评论;2004年00期

8 潘家永;;劳动者的哪些收入属于工资[J];家庭科技;2006年06期

9 ;公司搬迁解除劳动合同应否支付经济补偿金[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04期

10 田春润;向春华;;职工主动辞职不能得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J];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锡;;证券公司破产中员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淑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条件、标准及方法[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厉进;;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经济关系处理办法及反思[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4 庞金营;白扬;刘玉翔;;国有企业改制成本分析和研究[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玉东;;煤炭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实践与探讨[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年

7 梅山有限公司辅业整体改制研究课题组;;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辅业整体改制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摘要[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8 ;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辅业整体改制研究总报告[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9 尹俐;;流通企业国有资本退出后职工安置问题的探索[A];“银座杯”征文及“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杰;;《企业破产法》中涉及劳动的疑难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路;上海执行经济补偿金新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魏丽;经济补偿金规定应完善[N];法制日报;2006年

3 包建永;我市劳动经济补偿案件明显增多[N];台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喻蕾;退役士兵5月底前自谋职业经济补偿金上浮10%[N];鞍山日报 ;2009年

5 通讯员 梁军;“临时工”有权享受社保[N];工人日报;2010年

6 实习生 刘纯;上班仅一天 无故就被“炒”[N];滨海时报;2010年

7 记者 桂雪琴;船东互保解渔民后顾之忧[N];中国船舶报;2006年

8 恽振荣;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核算[N];财会信报;2007年

9 王汉军;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有限制[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报法律事务中心 白永亮;经济补偿金的基数可否约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岩;改制与生存[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鲍盛祥;国有中小企业内部私有化改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徐阳;劳动权保障视域下的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增竹;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琳华;劳动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佳梅;论经济补偿金的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叶爱芬;我国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许娜;经济补偿金的法律定性及制度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高贵;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姚奕彤;论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磊;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樊蓉;我国劳动合同中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张继元;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6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66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