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制度中强行法与任意法的选择——论劳动立法的科学性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制度中强行法与任意法的选择——论劳动立法的科学性
更多相关文章: 任意法 强行法 劳动立法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法学 劳动关系 双方当事人 用人单位 私法
【摘要】: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关键词】: 任意法 强行法 劳动立法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法学 劳动关系 双方当事人 用人单位 私法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劳动立法的科学性理念劳动法颁布10年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到位,劳动关系更加复杂纷纭,修改劳动法呼声雀起,司法、仲裁、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业界、理论界、高等院校、律师界等方面都开始提出了若干修改完善劳动法的立法建议。笔者认为,劳动立法最基本的原则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方赛迎;;人性维度的纳税人权利法律保护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刘小牛;谈纳税人及其权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德进,孙迎春;从历史沿革探究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李春梅;;论宪法平等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杨军,金凤涛;对法权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雷金火;;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立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朱景平;我国民事司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楚德江;服务型政府:政府范式的新选择[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绍均;;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唐予华;;会计法规的规范性浅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穆中杰;;共和国法学教育的实证考察与对策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吴永辉;;全球治理中国际标准的勃兴[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6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7 娄耀雄;;建立网络传播权的新视角[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勇;政府信息公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江眺;公司法:政府权力与商人利益的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张龙;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红;公司注册资本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2 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向新柱;中国大陆与香港两地专利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方义松;网络版权制度与信息的有效传播及公平使用——网络版权权利扩张与限制的成本——效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国平;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国亮;审计行为:模式、规范与管理[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8 常景龙;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9 黄元姗;公司资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游素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国际法上的“强行法”规范初探[J];现代法学;2009年01期
2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李旺;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及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所存在的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侯宁;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强行法对意思自治的影响[J];中国对外贸易商务月刊;2002年12期
5 王孔祥;;强行法与公正审判权的冲突——联合国安理会1267号决议评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柯蓓;;论公共秩序与强行法[J];福建法学;2003年02期
7 薛非;论强行法对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律适用的影响[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张潇剑;;强行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J];现代法学;2006年01期
9 曹海英;;劳动立法不断完善的三十年 法学家关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J];工会博览(社会版);2008年11期
10 尹俊;欧超男;;交流与博弈——国际条约签订过程中的强行法规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非非;;浅论保护性强行法及其在涉外合同中的适用——以典型的案例为切入点[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赵曜;;中国劳动立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赵广英;;律师在实践集体协商制度中的作用[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卫东;高湘宇;;论保险法上的半强行性规范——保险法精神与技术的一般原理[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唐福勇;尽快完善劳动立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汪永清;进一步做好劳动立法工作[N];工人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静;工会关注劳动立法[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4 郭军;劳动立法要与社会转型相应[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教授;劳动立法一定有利于劳动者吗?[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一刀;劳动立法应向劳动者倾斜[N];工人日报;2006年
7 李小彤;完善劳动立法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陆占奇;完善劳动立法 破解民生困局[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程延园;面对WTO的劳动立法与劳动法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10 上海中信正义律师事物所律师 董保华;京沪港地方劳动立法比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毓莹;公司章程自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咏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与日本劳资关系的重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周卫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立法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2 尹河清;从实践角度看劳动立法、司法与社会和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建光;法律行为违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忆平;劳动立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佳璐;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及其法律规制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雪梅;公司职工参与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俞光洪;论违反强行法的法律行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刘浪;论实施普遍管辖的条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李峰松;中共苏区政权劳动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韩伟明;国际劳工规则和中国劳动立法[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74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7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