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6:31

  本文关键词: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务派遣 被派遣劳动者 劳动权益 保障


【摘要】:劳务派遣较为灵活,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兴用工形式,对正规就业是一种补充。近几年来,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劳务派遣这一新的用工形式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无论是从劳务派遣机构情况还是用工单位特征亦或是被派遣劳动者方面,都具有了一定规模和特征,在鄂尔多斯市劳动力市场占据着重要位置。自《劳动合同法》颁布以来,特别是2014年开始施行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由于增加了很多的具体操作规范,劳务派遣正逐渐向良性发展。但限于种种原因,当前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行业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本文以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派遣机构数量、派遣行业分布以及用工单位特征等方面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的现状。同时,由于劳务派遣立法存在缺陷、监管部门缺位以及劳务派遣各方主体的原因,制约了这一新兴用工形式在鄂尔多斯市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新通过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使劳务派遣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无论是立法部门、监管部门亦或是劳务派遣关系各方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为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乃至全国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带来积极效应。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劳务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及被派遣劳动者情况三个方面介绍了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的现状,既有与全国各地劳务派遣情况相同的情况,又有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个性的部分。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查与采访,分析出了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方面存在实际问题,主要是基于社会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针对劳务派遣现状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既有立法层面的不足,又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研究的第四部分,从劳务派遣各方主体方面,提出了针对与存在问题相对应的解决问题,力求提出完善问题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建议,以对鄂尔多斯市乃至全国各地劳务派遣的完善提出可供实行的建议。
【关键词】:劳务派遣 被派遣劳动者 劳动权益 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F24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
  • 一、鄂尔多斯市劳务派遣现状10-13
  • (一) 劳务派遣机构情况10-12
  • 1. 劳务派遣机构的数量与分布情况10-11
  • 2. 劳务派遣机构的类型11
  • 3. 劳务派遣机构设立的程序11
  • 4.劳务派遣服务费标准及其收取情况11
  • 5.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及其期限11-12
  • (二)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情况12-13
  • (三) 劳务派遣人员情况13
  • 1. 用工数量变化态势13
  • 2. 劳务派遣工的人员构成13
  • 二、鄂尔多斯市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13-18
  • (一) 畸形发展,与劳务派遣初衷相悖14-15
  • (二) 对派遣岗位“三性”要求履行情况较差15-16
  • (三) 被派遣劳动者待遇差16-18
  • 1. 同工不同酬现象16
  • 2. 社会保险及福利存在差别16-17
  • 3. 职业前景得不到保障17-18
  • 4. 被派遣劳动者集体权的保障问题18
  • 三、鄂尔多斯市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18-23
  • (一) 有关劳务派遣立法存在缺陷19-20
  • 1. 法律多以原则性规定为主,没有实施细则19
  • 2. 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维权难度大19-20
  • (二) 政府监管职能难以发挥20-21
  • 1. 行业风气纠正难度大20-21
  • 2. 监督内容受限21
  • 3. 监管方式存在缺陷21
  • (三) 劳务派遣中各方主体的原因21-23
  • 1. 被派遣劳动者维权意识弱21-22
  • 2 用工单位过分追逐利益22
  • 3. 劳务派遣机构态度消极22-23
  • 四、完善我国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对策23-29
  • (一) 对劳务派遣单位运营的规制23-25
  • 1. 完善劳务派遣单位的动态管理23
  • 2. 规范劳务派遣范围23-24
  • 3. 限制派遣期限24-25
  • (二) 对用工单位的完善建议25-26
  • 1. 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的用工数量25
  • 2. 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25-26
  • 3. 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职业安全26
  • (三) 被派遣劳动者提高自身保护意识26
  • (四) 强化行政机构监督职能26-27
  • (五) 通过工会为被派遣劳动者进行维权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伟;;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探析[J];创新;2012年02期

2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3 侯玲玲;曹燕;;劳动派遣关系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4 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宋晓波;;滥用劳务派遣之反思与规制[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立花聪;;浅析劳动者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J];河北法学;2012年04期

7 郭帅;;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刍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章亮明;杨志芳;陈铭业;;试析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三性”原则[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9 张帆;;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模式国际比较[J];中国劳动;2012年01期

10 沈玉芳;;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保障问题探讨[J];经济论坛;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波;济南市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大学;2012年

2 麦丰;被派遣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陈艳;四川省劳务派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76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76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