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务派遣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05:33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法律制度 法律适用


【摘要】:劳务派遣最初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企业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劳动者就业观念的多元化,劳务派遣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类社会在历经工业化经济发展到经济全球化这个过程中,传统模式下的标准劳动合同关系已经开始逐渐弱化。世界进入了弹性劳动与经济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时代。传统的标准劳动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中多变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在人力资源灵活化、弹性化的需求下,越来越多的雇主开始倾向于使用“暂时劳工”来应对市场循环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用工形式已经广泛存在于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中,,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实践上的差异化导致在劳务派遣基本含义的界定上各有不同。学术界中法学界和管理学界的学者们也对劳务派遣的基本含义有着多元化的界定意见。“劳务派遣”这一词主要为我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日本等地使用,而欧美等国家则一般称劳务派遣为“租赁劳动”、“临时劳动”或“借贷劳动”。劳务派遣具有特殊而复杂的法律关系,不同于传统劳动关系的框架结构,在法律适用上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劳务派遣中劳动者的退回问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问题、竞业限制的适用问题及劳动者的辞职问题等。故本文立足于劳动法的立法精神,在学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司法实践与企业实务的角度对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中所涉及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阐释。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劳务派遣的基本含义与法律特征,并对学术界关于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不同观点加以总结评析。有学者赞同劳务派遣一重劳动关系理论,其中又细分为劳务给付请求权让与说、真正利他契约说、双层运行说、雇主捆绑说,也有的学者赞同二重劳动关系理论。笔者基于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现状与劳动法立法宗旨,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上述理论进行了评析,为后文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第二章对劳务派遣中对用工单位的退回行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用工单位能否依据劳务派遣协议中的约定将劳动者退回、因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而退回、因客观情势变更将劳动者退回以及劳动者被退回后的救济权问题;第三章主要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劳务派遣中适用的可行性及适用的具体情形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主要针对竞业限制在劳务派遣中出现的两种具体情形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竞业限制理论在劳务派遣中的适用的可行性与实践价值;第五章对劳务派遣中劳动者的预告辞职权的行使以及辞职导致的赔偿责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法律制度 法律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 劳务派遣基础理论问题解析11-17
  • (一) 劳务派遣的基本含义11-12
  • (二) 劳务派遣的法律特征12-13
  • (三)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分析13-17
  • 二、 劳务派遣中退回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17-22
  • (一) 用工单位可否约定法定之外的退回情形17-19
  • (二) 被派遣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被退回的情形19-20
  • (三) 客观情势变更导致劳动者被退回的情形20-21
  • (四) 劳动者被退回后的继续履行请求权问题21-22
  • 三、 劳务派遣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22-25
  • (一) 劳务派遣中能否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2-24
  • (二) 劳务派遣中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24-25
  • 四、 劳务派遣中竞业限制的法律适用问题25-28
  • (一) 以劳务派遣方式再就业是否受竞业限制协议的约束25-26
  • (二) 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26-28
  • 五、 劳务派遣中劳动者辞职的法律适用问题28-31
  • (一) 劳动者预告辞职权的行使28-29
  • (二) 劳动者辞职后的赔偿责任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34-35
  • 致谢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2 董文军;;劳动合同立法中的平等观[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3 郑启福;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4 董保华;;论劳动合同中的服务期违约金[J];法律适用;2008年04期

5 桂菊平;竞业禁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7 刘继承;高鹏飞;;劳务派遣的若干疑难法律问题研究[J];法治论坛;2012年03期

8 董文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范功能分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10 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理事:张治金;[N];经济参考报;2005年



本文编号:886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86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