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识别——基于体系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识别——基于体系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书面形式 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 合同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体系识别
【摘要】:事实劳动关系的内部体系由构成要件、法定类型与法律后果构成。因事实劳动关系与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在构成要件、法律后果、法律评价上有重大区别,其类型不包括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与合同劳动关系是同位阶的概念,其都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因此劳动法律关系是其上位概念。
【作者单位】: 丽水广播电视大学;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书面形式 合同无效之劳动关系 合同劳动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 体系识别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法》的颁布确立了劳动关系建立的要式原则。《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关系可以由用工行为建立,从而在立法上正式默认事实劳动关系。但事实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并不清晰。本文试图以体系化的视角对其作深入分析,以期在法律上准确识别事实劳动关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圣;上海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珏;从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看事实劳动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德成;论事实劳动关系的效力[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达;;谨防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专家”[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2 陆少文;;劳动者如何获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J];人事天地;2011年07期
3 经参;;辞职面试:若涉隐私劳动者有权拒绝[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9期
4 颜梅生;;“辞职面试”农民工有权沉默与拒绝[J];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09期
5 程成;;劳动者:当心陷入“跳槽”误区[J];就业与保障;2011年07期
6 王海涛;;解除劳动合同须依法履行程序[J];人事天地;2011年03期
7 魏珉;;我与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还存在?[J];人事天地;2011年05期
8 向春华;;劳动合同于何时解除[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5期
9 洪芳;;劳动合同、劳动用工之于劳动关系建立的意义[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10 陈宜宁;;《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浅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军;;事实劳动关系案例研究[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凡;;论对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谭小辉;;广西26名教师违约跳槽案的法律评析[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6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奕明律师事务所 涂志 张真颖;与“三期”员工续延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沈建峰;论缺失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之效力[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关怀;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N];工人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秦海燕;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N];深圳特区报;2006年
5 张爱林;教师跳槽法院判赔[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6 林旭;教师擅自跳槽被判赔偿[N];经理日报;2007年
7 刘冬梅;对员工“除名”不能随心所欲[N];中国妇女报;2009年
8 ;《劳动合同法》释义[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记者 王保国邋周炜;一些企业精简用工何以惹麻烦[N];西安日报;2007年
10 肖峰;事实劳动关系辨析[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昭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瑞娟;事实劳动关系基本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3 叶婷;我国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策(Chinese Leonardo);中意劳动合同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建伟;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钟兴华;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丁在锋;论劳动合同变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马哲;劳动者辞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蒋相和;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6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8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