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0:50

  本文关键词: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伤事故 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保险 归责原则


【摘要】: 劳动者因工受伤的救济途径有工伤保险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两种。在现代社会中,各国均根据本国国情来决定采用何种制度对劳动者进行救济。工伤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的一种旨在为劳动者提供最普通、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同时可以分担企业承担巨大赔偿责任的风险。而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完全赔偿,而且可以调动用人单位防止工伤事故发生的积极性,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保险的发展程度与侵权责任的作用是成反比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而有效,使受害人作为弱者可以得到强有力的保护,维护其基本生存状态,此时侵权诉讼显得不那么重要。然而,,我国的现实状况是缺乏普遍的、强制的工伤保险制度,而且赔偿标准也远远不能满足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便导致了大量工伤职工游离于工伤保险制度的保护范围之外,或者只能获得较低的补偿数额,对造成工伤事故存在过错的企业也不能起到惩戒作用。因此,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比较工伤保险制度与工伤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上,主张采用选择基础上的补充模式,即允许工伤职工进行选择,如果选择一种制度作为救济方式仍不能完全填补其所受损害时,仍可继续采用另一种救济途径。而且当工伤职工选择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雇主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可以为普通劳动者在遭受工伤事故后如何最大限度的获得救济的制度。
【关键词】:工伤事故 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保险 归责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部分 工伤保险制度的价值及不足9-17
  • 一、工伤保险制度的确立9-10
  • (一) 工伤保险制度确立的过程9-10
  • (二) 工伤保险制度对传统侵权法的冲击10
  •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价值10-12
  • (一) 为劳动者提供普遍的保障10-11
  • (二) 为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11-12
  • (三) 分担企业经营风险12
  • 三、工伤保险请求权的性质12
  • 四、工伤保险的构成要件12-13
  • (一) 发生工伤事故12-13
  • (二) 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13
  • 五、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足13-17
  • (一) 实现工伤保险价值的基本条件保障13-14
  • (二)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不足14-17
  • 第二部分 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17-22
  • 一、工伤事故致人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分析17-18
  • 二、国外处理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关系18-19
  • (一) 选择模式18-19
  • (二) 完全取代模式19
  • (三) 兼得模式19
  • (四) 补充模式19
  • 三、国内观点分析与选择19-22
  • (一) 立法现状19-20
  • (二) 国内理论界的主要观点20
  • (三) 选择基础上的补充模式的确立20-22
  • 第三部分 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构成22-29
  • 一、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22-24
  • (一) 法律依据22
  • (二) 对现行法的完善22-24
  • 二、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24-26
  • (一) 侵权法中的归责原则24-25
  • (二)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25-26
  • 三、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26-29
  • (一) 已发生工伤事故27
  • (二) 导致人身损害事实27-28
  • (三) 职工的人身损害与工伤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8
  • (四) 关于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几个特殊问题28-29
  • 第四部分 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29-39
  • 一、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主体29-32
  • (一) 权利主体29-30
  • (二) 工伤人身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30-32
  • 二、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原则32-33
  • (一) 赔偿实际损失原则32
  • (二) 不重复赔偿原则32-33
  • 三、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33-35
  • (一) 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33
  • (二) 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33-35
  • 四、受害人过错与过失相抵35-39
  • (一) 抗辩事由35-37
  • (二) 过失相抵37-39
  • 结束语39-40
  • 注释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慧文;工伤保险风险分类及风险分类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7期

2 米健;再论现代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兼答张佩霖先生[J];政法论坛;1991年02期

3 金福海,王林清;论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赔偿之关系——写在《工伤保险条例》施行之时[J];政法论坛;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900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00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