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消除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随之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尤为突出。尽管我们在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然而,仍然存在职业培训欠缺、就业待遇歧视以及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等问题,我们应该在制度上、法律上和思想观念上探讨消除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对策。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歧视 城镇化
【分类号】:D412.6;D922.5
【正文快照】: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这种独特的称谓反映出这个特殊群体矛盾的处境:他们虽然离开了农村,却又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虽然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城务工,但仍然保留着农民的身份;他们虽然进了城,却不被城市人所认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目前全国清欠农民工工资共57.03亿元[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雪原;;提高城市化质量重在改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刘慧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法制保障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马萌;;中牟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和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9期
4 曹军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朱冬梅;袁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11期
6 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3期
7 成谢军;张伟;江可申;;财政支农、经济波动与农村居民消费[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许光;;城市承载力、适度人口规模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基于浙江的实证数据[J];桂海论丛;2014年06期
9 陈孝文;;推进福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朱杰堂;;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雪飞;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林国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赵杰;压缩与叠加:中国城市化与“生产政治”演化的独特路径(1978-2012)[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卿;我国棕地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陈莹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万子昂;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现状及住房设计探讨[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年
4 侯文静;邢台市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王小红;基于出行特征的交通工程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娇娇;本土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现实路径[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7 熊泽群;城市开发片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8 章玺;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国新型城镇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刘万年;牡丹江市柴河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李靖雨;西安市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J];甘肃农业;2005年09期
2 张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J];甘肃农业;2005年10期
3 张卫东;;美国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制[J];中国就业;2006年03期
4 魏雅华;;对就业歧视说“不”[J];政府法制;2006年05期
5 胡彩霄;;我国禁止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教玲;;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建议[J];政府法制;2007年18期
7 朱怡婷;;浅论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8 赵建福;;反就业歧视立法若干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07年11期
9 李延英;;政府莫为“就业歧视”推波助澜[J];楚天主人;2007年12期
10 王业琴;周伟;;析就业歧视之表现及应对措施[J];山东人大工作;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于雪峰;王旭军;;妇女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探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方丹;我国首次发布反就业歧视研究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李环;就业歧视真不可避免吗[N];法制日报;2007年
3 珑铭;国家机关带头是就业歧视泛滥推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张建新 张轶帆;南开等14所高校反对就业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07级大学生 胡旭 闫宁 赵玉鹏 蒋骏龙 王伟 潘旭鹏;大学生调研 就业歧视“易感”群体[N];北京日报;2009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静 陈佳敏;11所高校调查显示超半数毕业生曾遭就业歧视[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李清;公考不存在就业歧视吗?[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万静;江西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起诉[N];法制日报;2012年
9 记者 田享华 实习生 项丽贤;艾滋就业歧视获赔第一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10 玫昆仑;让“非名校就业歧视”休矣[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杰力;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强;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宋茂利;反就业歧视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肖力群;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邈;转型期间中国特殊形态就业歧视的法律分析和对策[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志亮;试析我国就业歧视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6 温志锋;我国规制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滕少艳;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常勇;就业歧视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昊;香港特别行政区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雷亚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8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5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