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公益保护与劳动公益诉讼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公益保护与劳动公益诉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公益 救济机制 劳动公益保护 劳动公益诉讼
【摘要】:劳动公益是劳动者阶层共同享有并为劳动基准法强制保护的社会利益,它集中体现和代表了现代社会中居于多数地位的职业劳动者的群体利益,其实现程度可以充分显示一国的人权状况与法治水准。然而,我国目前的劳动公益保护并不尽如人意,劳动公益在实践中屡遭侵害、处境艰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行法律救济机制已难以胜任劳动公益保护的重任。为此,我国应适时进行劳动公益诉讼立法,为劳动公益保护提供新的制度支持。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公益 救济机制 劳动公益保护 劳动公益诉讼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目前,学界对行政公益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讨论可谓如火如荼,而对劳动公益诉讼却几乎无人问津。笔者认为,将公益诉讼引入劳动关系领域,以劳动公益诉讼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劳工问题,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和安排。本文力图在此方面做一尝试,以求能达抛砖引玉之功效。一、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栾志荭;;印度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青格勒图;劳动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冯彦君;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1期
4 柏立习;2004,中国打响清理欠薪攻坚战[J];政府法制;2005年01期
5 常凯;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纳入我国的劳动法制轨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陈大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3 汤维建;;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J];中国司法;2010年01期
4 胡鸿高;;论企业社会责任[J];东方法学;2008年01期
5 李楠;朱辰昊;;企业社会责任与贸易壁垒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杨文伟;吴忠民;;劳资矛盾研究的进展及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劳资矛盾问题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12年04期
7 李铁喜;董立山;;论工作自由权及其在我国的立法适用[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关怀;姜俊禄;;2000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法学家;2001年01期
9 韩波;;民事诉讼率:中国与印度的初步比较[J];法学评论;2012年02期
10 董保华;;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法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志华;企业高管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高阶理论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3 薛长礼;劳动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5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郝晶;劳动者民主参与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李辉;论司法能动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胡坡;人权保障背景下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之理论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潘雪晴;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吴璇;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王鹏;民事公益诉讼基本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刁晨航;罢工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昀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解除僵局及法律救济[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黄冠华;我国城市企业集体劳动争议的快速处理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欧阳亮辉;公共组织和企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不同点之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关馨;强迫劳动与免于强迫劳动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虹,梁远;也论行政公益诉讼[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2 李国光;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亟待明确的法律政策问题——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06期
3 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4 胡锦光,王锴;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中国法学;2005年01期
5 李艳芳;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关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性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阳;;试论政府采购中的供应商权利保障[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子印;;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研究——对我国政府采购救济机制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王丽英;尚晓艳;张静;;试析保障被辞退公务员权利的预防机制和救济机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王萍丽;;我国行政指导实务的若干问题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5 刘向伟;;行政合同法律救济机制构建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6 张智伟;;超期羁押的司法救济机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1期
7 周哲人;;见义勇为救济制度立法完善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崔起凡;;WTO《政府采购协定》救济机制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何红锋;;救济机制是各方权责的“平衡木”[J];中国招标;2011年25期
10 张晓莲;;我国见义勇为立法问题探析——以美国法的比较和借鉴为视角[J];福建法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龚袭;袁春红;李希昆;;土地污染中的救济问题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张蓓;;浅析劳动者公益诉讼[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王世进;黄知中;;森林资源生态利益损害法律救济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福强;;完善立法支撑体系 促进社会保障发展[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5 张世余;;浅谈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苏祖勤;;健全和完善防范机制 使青少年免遭邪教的危害[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宋协娜;周念群;;改革开放30年中国信访制度变迁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林苇;王占洲;;从瓮安6.28事件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以维护私权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郑风;李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安;与其夫妻“互查”不如完善救济机制[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构建立体的权益保护救济机制[N];证券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罗凯;公益律师团建言三鹿事件受害者多元救济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翁开源;药品损害补偿与救济机制亟待建立[N];健康报;2009年
5 朱四倍;“乞求河神讨薪”中的权利无力与怨恨[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6 刘锐;依法完善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N];学习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吉斌;适用法律时可向无偿施救者倾斜[N];法制日报;2011年
8 江勇;新罗建立特困群体慈善救济机制[N];闽西日报;2009年
9 吴湘韩 尹卫国 老卡 心惊;职业病及工伤救济机制亟须改革[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邢晓丹;救济机制应是各方权责的“平衡木”[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耀武;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亚莉;股份公司捐赠中的利益冲突与衡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孙丽昕;教育信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涛;当代中国政法委员会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廖扬丽;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孟玮;公共工程代建制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金建;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郭政;行政问责之救济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朴一梅;论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的多元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维旭;突发事件应对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房文舒;妇女劳动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义真;欧盟政府采购合同授予制度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成宏峰;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姚艳华;论我国控制股东约束机制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彭丹;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楠;论国际体育仲裁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59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5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