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权利理论视阈中的劳动权规范领域
本文关键词:基本权利理论视阈中的劳动权规范领域
更多相关文章: 基本权利 劳动权 规范领域 比例原则 宪法解释
【摘要】:确定劳动权的规范领域是劳动权保障的先决条件,只有规范领域内的劳动权才受保障。劳动权规范领域与劳动权保障程度密切相关,规范领域越广,国家侵害的可能性就越大;规范领域越窄,国家侵害的可能性就越小。劳动权规范领域的确定需借助宪法诉讼、宪法解释,中国语境下宪法解释更具意义,在策略上宜实行"分层的二元解释",对自由权层面的劳动权实行"扩张解释",对社会权层面的劳动权实行"限缩解释"。具体而言,"对人的主观规范领域"和"对行为与内容的客观规范领域"共同构筑了完整的劳动权规范领域。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法学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基本权利 劳动权 规范领域 比例原则 宪法解释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劳动权的一元法律保障:以国家义务为视角”(CXZZ11_0129)
【分类号】:D921;D922.5
【正文快照】: 德国公法学存在着比较成熟的“基本权利理论体系”,遵循“规范领域—侵害—司法审查”的思考层次。第一层次是确定基本权利的规范领域,包括基本权利的主体、行为、内容等,然后检视基本权利规范领域内的法益是否受到国家行为的干预、限制、剥夺,继而检查国家行为是否具有“合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宇;农民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蕾;论一种作为人权的财产权[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晟;;论人性尊严的宪法主体——兼论我国传统的宪法主体理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3 马新福,薛长礼;劳动权的法社会学论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4 董保华;劳动权与三种本位观[J];中国劳动;2004年01期
5 范进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权论[J];山东法学;1996年02期
6 汪习根,涂少彬;发展权的后现代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7 薛长礼,谭晓辉;中国劳动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1期
9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10 刘精明;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运生;;论比例原则在基本权利保障中的适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建军;;论基本权利效力的理论构造——基于德、法两国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赵娟;;美国服刑人员诉诸司法之权利的宪法保护研究——以美国宪法判例为对象[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4 韩景;胡延广;;论宪法未列举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化[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5 张开翼;;浅析宪法中的工作权[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6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5年00期
7 施立栋;陈歆孜;郑磊;;“《宪法》释义暨转型期宪法解释”学术研讨会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8 韩大元;;论宪法诉愿制度的基本功能[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9 张燕玲;;家庭权及其宪法保障——以多元社会为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书成;;合宪性推定的正当性[J];法学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蓉;;基本权利体系模型假设——以“隐私权”为范例[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宁立标;;论公民的受审判权及其宪法保护[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兼论成立国家人权委员会的可能性[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海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赵启正;;在“‘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谦;;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朱小龙;;宪法化的政治权利——构建我国的参政权体系[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李正华;;中国宪法内容历次变动的思路、重点、特点及其原因分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叶中;龚向和;;论宪法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姚轶琳;;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肖蔚云;公民有何基本权利和自由[N];人民日报;2002年
2 姜明安(作者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基本权利的保障:从宪法到宪政[N];法制日报;2001年
3 龚瑜;少数人群体的基本权利[N];学习时报;2006年
4 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宪法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上官丕亮;联合抵制电影案:宪法在私法中的间接适用[N];法制日报;2008年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曹艳林;法律保障公民健康权的途径[N];健康报;2007年
6 民革贵州省委副主委、省律师协会会长 王心海;宪法的修改与权威[N];法制生活报;2008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莫纪宏;学会从宪法角度来思考权利[N];检察日报;2008年
8 实习生 敖祥菲;规定农民可考公务员是否多此一举[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乔新生 教授;立法也要贯彻“三个代表”[N];检察日报;2001年
10 王小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支撑[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D];苏州大学;2006年
6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7 马一;公司人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树忠;平等权保护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逯改;生命权及其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夏志文;受教育权救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琦琴;公民基本权利的对象效力拓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李光霞;论迁徙自由及其宪法保障[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广胜;中国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的探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宏;论宪法上的人格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海龙;未列举基本权利之宪法保障[D];厦门大学;2009年
6 彭雯;受教育权纠纷及其法律解决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颖;社会保障权的保障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杨可;环境权入宪的法理思考[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静;关于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柴骁;论宪法中道德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9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5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