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关键词: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探索和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者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 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争议原因 当事人 仲裁机关 法院审理 个体工商户
【摘要】:正一、我市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2003和2004年。我市两级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939件和804件。二审劳动争议案件F353件和379件,约占同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案件数的30%。这些案件的争议原因多种多样,涉及除名、解除、变更或终止劳动合同、变更保险和福利待遇、工伤、下岗、追索劳动报酬等多方面(各类案件比例见表一)。而所涉及的用工单位亦呈现多样化特点,既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包括私营企业、三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经济成分、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用工单位(涉诉的各类用工单位比例详见表二)。在我市法院作出的劳动争议案件生效裁判中,劳动者胜诉的约占38%,企业胜诉的约占31%,其余的为双方各有部份胜诉。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者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 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争议原因 当事人 仲裁机关 法院审理 个体工商户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一、我市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 2003和2以)4年,我市两级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 939件和804件,二审劳动争议案件353件和379件,约占同期劳 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案件数的30%。这些案件的争议原因多 种多样,涉及除名、解除、变更或终止劳动合同、变更保险和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丽 ,王珉;预防为主 敢于办案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J];山东劳动保障;2003年06期
2 徐兆基,肖道群;浅论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立法与实践若干问题[J];福州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孔见;;权益:热盼大张法网[J];学理论;1996年10期
4 张丽霞;;论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年00期
5 汪红飞;;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策略[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谷建恩;李秀芬;;我国劳动者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J];河北企业;2006年12期
7 韩再军;;企业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现状及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11期
8 冯平;李旭;;劳动争议中时效问题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张波;;劳动争议时效制度浅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汪飞;;劳动争议案件的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丽;;当前形势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难题及其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曲振涛;仲深;王春宇;;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地区比较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梁智;;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相应法律依据[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胜题;范[菁;刘春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反诉吗?[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滕军;;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远 朱泳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解放日报;2004年
2 陈木兰;锡市劳动监察大队 多项措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3 王珏;科区公正仲裁调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N];通辽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赵雪梅;云龙多管齐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大理日报(汉);2009年
5 通讯员 梁进军;中旗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6 刘诚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强化工会“突出维权”功能 推动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7 记者 邓丽慧;兵团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兵团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张庆飞;我市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长白山日报;2011年
9 陈立忠 记者 何琳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吉林日报;2011年
10 黄虎波;勉励东莞大力探索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N];东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云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兴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陆学兵;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褚利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8 顾虞丹;工会在劳动争议中的纠纷解决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房芳;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思;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评析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8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