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民族习惯立法转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7:30
民族习惯是具有相同民族身份者经过重复行为所养成并普遍遵守的社会规范,与民族习惯法和法律在理论上都贡献共享着作为社会规范的各种特征,又在强制力、规范创制者、约束力和调节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并在实践中存在频繁的互动,本文围绕多元规范互动中的一种形式——民族习惯的立法转化——展开。民族习惯首先构成民族成员自尊的社会基础,其次作为影响民族成员的社会境况,因此需要通过立法转化来促进少数民族公民的实质平等。经过对西北地区现有民族习惯立法转化成果的筛选,可以分为生活风俗习惯、环境保护习惯、经济生产习惯、公共管理习惯和文化生活习惯五个类别。根据对现有立法成果的分析,西北地区的民族习惯立法转化实践,在内容标准方面会根据政教分离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公共管理与民族自治互动原则进行筛选。尽管在这些内容标准的指导下西北地区民族习惯立法转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这些内容标准也存在着政教分离不充分、良俗标准偏向保守、以及过度深入民族自治的缺点,阻碍了民族习惯立法转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在立法制度现状方面,西北地区民族习惯立法转化工作在相关主体、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上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同时仍然...
【文章来源】: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
1.研究方法
2.可能创新
一、民族习惯立法转化基本理论
(一)民族习惯的概念
(二)民族习惯立法转化的正当性
1.基本善的要求
2.作为扶助不利境况的要求
二、现行民族习惯立法转化的内容分析
(一)样本介绍
1.生活风俗习惯的转化
2.环境保护习惯的转化
3.经济生产习惯的转化
4.公共管理习惯的转化
5.文化生活习惯的转化
(二)现行内容标准
1.政教分离原则
2.公序良俗原则
3.公共管理与民族自治互动
(三)现行内容标准的不足
1.政教分离不充分
2.良俗标准偏向保守
3.过度深入民族自治
三、现行民族习惯立法转化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现状
1.相关主体现状
2.立法权限现状
3.立法程序现状
(二)现行立法制度的不足
1.主体方面的不足
2.立法权限方面的不足
3.立法程序方面的不足
四、基于机制完善的民族习惯立法转化进路
(一)浸润实体内容于制度
(二)强化规范输出义务
(三)优化相关主体联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歌“花儿”在松鸣岩区域的活态传承[J]. 戚晓萍. 民俗研究. 2018(02)
[2]国家法与民间法的效力场域及其配置机制[J]. 陈文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02)
[3]青海湖周边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调查研究[J]. 却巴才让. 青藏高原论坛. 2016(04)
[4]论作为人权的习惯权利[J]. 谢晖. 法学评论. 2016(04)
[5]藏区环境法治视野下藏族环境习惯法探究[J]. 赵向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8)
[6]中国西部劳动力市场的民族分层[J]. 马忠才. 社会学评论. 2015(01)
[7]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实证研究——基于第十一、十二届新疆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分析[J]. 刘元贺,孟威.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6)
[8]法治视域下民族干部选拔与培养的思考[J]. 王永才,田艳.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3)
[9]中国传统民间法论纲——基于法学品格、文化特质及现实功能的视角[J]. 于语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民族地区金融结构与金融成长研究——以“宁夏伊斯兰金融业务”为分析对象[J]. 孙光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民族立法制度研究[D]. 彭谦.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柯尔克孜族婚姻继承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调适[D]. 热阿孜牙.艾尔肯.新疆师范大学 2017
[2]论蒙古族习惯法的功能[D]. 那顺乌日图.内蒙古大学 2017
[3]维吾尔族习惯法在构建新疆法治秩序中的价值[D]. 马凌云.兰州大学 2017
[4]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D]. 吴柳青.西南政法大学 2016
[5]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社会分层及居留意愿研究[D]. 古丽妮尕尔·居来提.新疆师范大学 2016
[6]传统伊斯兰婚姻制度研究[D]. 张克婧.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新疆阿西尔乡达斡尔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D]. 王佩恩.石河子大学 2015
[8]论当代新疆哈萨克族民事习惯法[D]. 森巴提·石格斯.新疆大学 2015
[9]法治社会建设中民族习惯法实施现状研究[D]. 师克清.西南政法大学 2015
[10]哈萨克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融合[D]. 木拉力·阿丁.中国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03901
【文章来源】: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
1.研究方法
2.可能创新
一、民族习惯立法转化基本理论
(一)民族习惯的概念
(二)民族习惯立法转化的正当性
1.基本善的要求
2.作为扶助不利境况的要求
二、现行民族习惯立法转化的内容分析
(一)样本介绍
1.生活风俗习惯的转化
2.环境保护习惯的转化
3.经济生产习惯的转化
4.公共管理习惯的转化
5.文化生活习惯的转化
(二)现行内容标准
1.政教分离原则
2.公序良俗原则
3.公共管理与民族自治互动
(三)现行内容标准的不足
1.政教分离不充分
2.良俗标准偏向保守
3.过度深入民族自治
三、现行民族习惯立法转化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现状
1.相关主体现状
2.立法权限现状
3.立法程序现状
(二)现行立法制度的不足
1.主体方面的不足
2.立法权限方面的不足
3.立法程序方面的不足
四、基于机制完善的民族习惯立法转化进路
(一)浸润实体内容于制度
(二)强化规范输出义务
(三)优化相关主体联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歌“花儿”在松鸣岩区域的活态传承[J]. 戚晓萍. 民俗研究. 2018(02)
[2]国家法与民间法的效力场域及其配置机制[J]. 陈文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02)
[3]青海湖周边藏族环境保护习惯法调查研究[J]. 却巴才让. 青藏高原论坛. 2016(04)
[4]论作为人权的习惯权利[J]. 谢晖. 法学评论. 2016(04)
[5]藏区环境法治视野下藏族环境习惯法探究[J]. 赵向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8)
[6]中国西部劳动力市场的民族分层[J]. 马忠才. 社会学评论. 2015(01)
[7]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政治参与实证研究——基于第十一、十二届新疆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分析[J]. 刘元贺,孟威.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6)
[8]法治视域下民族干部选拔与培养的思考[J]. 王永才,田艳.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3)
[9]中国传统民间法论纲——基于法学品格、文化特质及现实功能的视角[J]. 于语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民族地区金融结构与金融成长研究——以“宁夏伊斯兰金融业务”为分析对象[J]. 孙光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民族立法制度研究[D]. 彭谦.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柯尔克孜族婚姻继承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调适[D]. 热阿孜牙.艾尔肯.新疆师范大学 2017
[2]论蒙古族习惯法的功能[D]. 那顺乌日图.内蒙古大学 2017
[3]维吾尔族习惯法在构建新疆法治秩序中的价值[D]. 马凌云.兰州大学 2017
[4]苗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D]. 吴柳青.西南政法大学 2016
[5]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社会分层及居留意愿研究[D]. 古丽妮尕尔·居来提.新疆师范大学 2016
[6]传统伊斯兰婚姻制度研究[D]. 张克婧.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新疆阿西尔乡达斡尔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D]. 王佩恩.石河子大学 2015
[8]论当代新疆哈萨克族民事习惯法[D]. 森巴提·石格斯.新疆大学 2015
[9]法治社会建设中民族习惯法实施现状研究[D]. 师克清.西南政法大学 2015
[10]哈萨克族民事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融合[D]. 木拉力·阿丁.中国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0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0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