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民事诉权的理论、立法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27 22:20
  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时期,诉权理论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整个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的基石,历来为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学界所重视。然而,这一理论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始终是法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更是由于其复杂性,而被人们誉为民事诉讼法学界的“歌德巴赫猜想”。由于诉权理论涉及诉讼法整个领域,影响诉讼理论体系的构造,并指导整个诉讼程序的启动、设置、运作,它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是一切诉讼理论的中心理论。 诉权是公民由于发生民事纠纷(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执)而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以实现其民事权益或解决纠纷的权利。包括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两方面。诉权是以实体权利为基础的权利,以民事纠纷的存在为前提;诉权是向国家司法机关——法院的请求权,同时又是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诉权同审判权在诉讼中相互交错,与审判权共同构成诉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诉权又是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基础。 我国的诉权理论总体来说,不甚发达,在我国的研究尚不成熟。我国对诉权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缺乏深入、系统地探讨,对诉权的研究有的还停留在抽象概念的谈论的阶段,诉权理论的价值认...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1章 诉权理论学说演进
    1.1 大陆法系的诉权学说
        1.1.1 私法诉权说
        1.1.2 公法诉权说
        1.1.3 多元诉权说
        1.1.4 诉权否定说
    1.2 英美法系的诉权学说
    1.3 我国的诉权学说
第2章 诉权基本理论问题探析
    2.1 诉权的内涵及外延
        2.1.1 诉权的内涵
        2.1.2 诉权的外延
    2.2 诉权与审判权、诉讼权利的关系
        2.2.1 诉权与审判权的相互交错关系
        2.2.2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2.3 诉权要件
        2.3.1 当事人适格
        2.3.2 诉的利益
    2.4 对我国诉权基本理论的反思
        2.4.1 诉权理论的价值
        2.4.2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3章 诉权的立法保护与限制
    3.1 诉权的立法保护
        3.1.1 对诉权予以宪法保障
        3.1.2 在民事诉讼法中对诉权行使予以保障
    3.2 对诉权行使的限制
        3.2.1 滥用诉权的内涵及对滥用诉权行为进行司法控制的意义
        3.2.2 滥用诉权的遏制对策
第4章 诉权的司法实践
    4.1 司法实践现状及原因分析
        4.1.1 起诉难、审判越权的司法现状
        4.1.2 原因分析
    4.2 解决途径
        4.2.1 切实贯彻司法独立原则
        4.2.2 确立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
        4.2.3 提高执法人员、审判人员审判素质,加强对公民法制宣传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权的司法救济[J]. 莫纪宏.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5)
[2]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J]. 王福华.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4)
[3]正确处理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的十大关系[J]. 赵钢.  法学研究. 1999(01)
[4]法律的可诉性: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律的特征之一[J]. 王晨光.  法学. 1998(08)



本文编号:3104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04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8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