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15:16
  1994年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从三家银行的现状来看,其存在的问题也在逐渐突出,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专门的法律,导致其法律地位不清,内控机制及管理体制的欠缺。 作者仔细阅读了大量的国内相关论著、论述、法律规定,同时,查阅了相当的国外资料,并亲自到三家政策性银行的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作者首先对政策性银行及其立法的一般性特点及内容作以概述,再分别构想我国现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的立法框架及其内容,继而作者对现状的不足之处指出几点完善的意见及立法建议,最后指出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
    2.1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状况
        2.1.1 美国的政策性金融
        2.1.2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
        2.1.3 亚洲银行成员国政策性银行的概况
        2.1.4 欧洲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2.2 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然性及理论界定
        2.2.1 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然性
        2.2.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界定
    2.3 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功能
        2.3.1 引导性功能
        2.3.2 投资与信用的补充性功能
        2.3.3 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功能
    2.4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外部关系
        2.4.1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2.4.2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2.4.3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2.4.4 政策性金融机构与业务对象的关系
第3章 政策性银行
    3.1 政策性银行的定义、性质、特征
        3.1.1 政策性银行的定义
        3.1.2 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3.1.3 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3.2 政策性银行的分类
        3.2.1 按活动范围划分
        3.2.2 按组织结构划分
        3.2.3 按业务领域划分
    3.3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
        3.3.1 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特征
        3.3.2 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渠道
    3.4 政策性银行资金运用
        3.4.1 政策性银行资金运用的原则
        3.4.2 政策性银行资金运用的投向
        3.4.3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式
    3.5 我国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
    3.6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外部关系
        3.6.1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3.6.2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3.6.3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关系
        3.6.4 政策性银行与其客户的关系
第4章 政策性银行立法概述
    4.1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概念及简介
        4.1.1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概念
        4.1.2 政策性银行立法简介
    4.2 政策性银行立法的特征
        4.2.1 立法分散化、多样化
        4.2.2 立法变化较大
        4.2.3 立法针对性强
        4.2.4 立法体现了国家较强的干预
    4.3 政策性银行法的主要原则
        4.3.1 政府主导原则
        4.3.2 保本经营原则
        4.3.3 自主经营原则
        4.3.4 准用其他法律法规原则
    4.4 政策性金融立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5章 有关国家开发银行的立法
    5.1 国家开发银行的性质、任务
        5.1.1 国家开发银行的性质
        5.1.2 国家开发银行的任务
    5.2 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5.2.1 资金来源
        5.2.2 业务范围
    5.3 国家开发银行的组织机构和监事会
        5.3.1 组织机构
        5.3.2 监事会
    5.4 项目安排的运作程序
    5.5 项目审批组织机构及审批程序
        5.5.1 项目审批组织机构
        5.5.2 职责
        5.5.3 审批程序
    5.6 国家开发银行有关信贷业务的法律规定
        5.6.1 借款合同暂行规定
        5.6.2 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的规定
        5.6.3 国家开发银行基本建设贷款暂行办法
        5.6.4 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改造贷款暂行办法
    5.7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组建方案
        5.7.1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性质和任务
        5.7.2 注册资本、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5.7.3 内部组织机构和监事会
        5.7.4 财务管理和监督
    5.8 国家开发银行的统计制度
    5.9 国家开发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
    5.10 国家开发银行的稽核审计
第6章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立法
    6.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特定地位和任务
        6.1.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特定地位
        6.1.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任务
    6.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和业务范围
        6.2.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
        6.2.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6.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组织机构、监事会
        6.3.1 组织机构
        6.3.2 监事会
    6.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管理
        6.4.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分类和条件
        6.4.2 开发性贷款的对象、条件、期限和程序
    6.5 农发行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
        6.5.1 关于财政贴息问题
        6.5.2 关于呆帐准备金问题
        6.5.3 关于金融债券的发行问题
        6.5.4 关于委托业务的办理
    6.6 关于加强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管理的意见
    6.7 有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税务规定
        6.7.1 缴税部门
        6.7.2 退税规定
第7章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立法
    7.1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性质和任务
    7.2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7.2.1 资金来源
        7.2.2 业务范围
    7.3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组织机构
        7.3.1 董事会
        7.3.2 行长
        7.3.3 三家政策性银行组织机构之比较
    7.4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管理
    7.5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管理
        7.5.1 出口信贷
        7.5.2 卖方信贷
        7.5.3 买方信贷
        7.5.4 保险业务
        7.5.5 买方信贷保险业务
    7.6 项目评审规定
        7.6.1 评审原则及依据
        7.6.2 评审工作的组织
        7.6.3 评审程序及办法
        7.6.4 评审内容及规则
    7.7 财务会计
    7.8 进出口银行税务规定
第8章 完善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建议
    8.1 世界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8.1.1 与民间金融机构形成不公平竞争
        8.1.2 容易产生经营风险
    8.2 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
        8.2.1 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关系扭曲
        8.2.2 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管理体制不适宜
        8.2.3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设计不合理
        8.2.4 政策性银行潜在的经营风险巨大
        8.2.5 政策性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
    8.3 完善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建议
        8.3.1 在金融法律体系中确立政策性银行的独立法律地位
        8.3.2 改变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管理体制
        8.3.3 拓宽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
        8.3.4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8.3.5 建立资金回收保障体系
        8.3.6 提高呆坏帐准备金率
第9章 结束语——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趋势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中国开发性银行规制改革研究[D]. 王烽.辽宁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我国政策性金融立法完善问题的研究[D]. 葛艳秋.西北大学 2014
[2]政策性银行功能的立法保障[D]. 刘华.中南大学 2012
[3]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冲突的法律解决[D]. 王娟.中国政法大学 2009
[4]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完善[D]. 李肖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07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07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