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途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04 02:54
  自20世纪后期,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型。立法模式也逐渐发生着转变,由立法机关主导转型公众参与立法的立法。尤其是在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影响立法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公众的弱势参与立法和权力机关强势主导立法相叠加,导致了我国地方立法水平难以适应地方实际的发展需求。因此,现阶段对完善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19,40(15)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过程中面对的困境
    1.1 立法机关主体地位过于“绝对”
    1.2 地方立法信息不透明, 信息公开不完善
    1.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途径较为单一
    1.4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意识不足
    1.5 公众参与信息反馈不充分
        1.5.1 在法律的框架内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1) 建立全面的信息公开制度。
            (2) 扩大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主体。
            (3) 建立地方立法联系点制度。
        1.5.2 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程序
            (1) 丰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方式。
            (2) 地方立法的听证制度。
            (3) 建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反馈机制。
            (4) 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后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困境与对策[J]. 顾爱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6)
[2]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蔡定剑.  人民之友. 2010(03)



本文编号:3117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17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