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 ——以完善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4 13: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和民事诉讼程序理论研究的拓展,程序主体性原则以及与程序主体性原则相关问题得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较为普遍的关注,民事程序选择权亦成为当前学者谈论较多的话题。从整个民事纠纷解决程序全局出发,展开对民事程序选择权问题的研究,对构建我国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程序机制,提升纠纷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地位,促进程序公正的实现,提高程序效益,增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机制的社会适应性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体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初步展开对民事程序选择权基本法理的阐述。首先界定了与民事程序选择权相关的程序、法律程序、民事(法律)程序、权利、程序权利等范畴的基本内涵,并将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内涵界定为:民事纠纷发生之后,冲突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思自主地选择纠纷解决程序机制,以及在民事程序进行过程中自主选择有关分支程序及与程序有关的程序事项的权利。其次,对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性质作了探讨。从应然角度上看,应将民事程序选择权定位为纠纷当事人享有的一项宪法上的程序基本权,它与民事诉讼中的诉权、处分权都有较大的不同,彼此不能替代,各有其独立价值所在。最后,对民事程序选择权...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基本法理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相关范畴界说
1、程序、法律程序及民事(法律)程序
2、权利、程序权利及民事程序选择权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性质分析
1、民事程序选择权是一项宪法上的程序基本权
2、民事程序选择权与民事诉权、处分权的关系
(三) 民事程序选择权意义探寻
1、有助于促进程序公正的实现
2、有助于提高程序的效益
3、有助于提升程序利用者对程序制度内容及其运作的信赖度、信服度和接纳度
4、有利于适应民事纠纷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增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机制的社会适应性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确立和存续的基础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多元化纠纷解决程序机制的发展趋势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程序正义
(三)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程序主体性原则
(四)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我国民事诉讼体制转型
三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比较法考察――以德日为视角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在选择纠纷解决程序机制上的体现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在民事诉讼程序内的体现
1、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分支程序之间享有的程序选择权
2、当事人对不同的程序事项享有的程序选择权
四 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实现
(一) 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现状描述及其缺陷分析
1、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现状描述
2、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缺陷分析
(二) 完善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的构想
1、新近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动态简述
2、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定位
3、完善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的具体展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建构——以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J]. 张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2]正当化撤诉[J]. 王福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02)
[3]建构中国民事诉讼中司法性 ADR 的审视与思考[J]. 刘晶晶. 法律适用. 2006(03)
[4]对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反思与建构[J]. 王阁.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5]司法改革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 齐树洁. 中国司法. 2005(12)
[6]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 江伟,杨剑. 法学论坛. 2005(03)
[7]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 范愉. 法律适用. 2005(02)
[8]现代司法理念视角下的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J]. 范跃如. 法律适用. 2005(01)
[9]ADR存在的制度原理及借鉴意义分析[J]. 程波. 求索. 2004(09)
[10]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与整合[J]. 廖永安.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D]. 陈艳梅.中国政法大学 2004
[2]论程序选择权的生成与实现[D]. 张丽艳.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 吴金凤.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8095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基本法理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相关范畴界说
1、程序、法律程序及民事(法律)程序
2、权利、程序权利及民事程序选择权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性质分析
1、民事程序选择权是一项宪法上的程序基本权
2、民事程序选择权与民事诉权、处分权的关系
(三) 民事程序选择权意义探寻
1、有助于促进程序公正的实现
2、有助于提高程序的效益
3、有助于提升程序利用者对程序制度内容及其运作的信赖度、信服度和接纳度
4、有利于适应民事纠纷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增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机制的社会适应性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确立和存续的基础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多元化纠纷解决程序机制的发展趋势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程序正义
(三)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程序主体性原则
(四) 民事程序选择权与我国民事诉讼体制转型
三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比较法考察――以德日为视角
(一) 民事程序选择权在选择纠纷解决程序机制上的体现
(二) 民事程序选择权在民事诉讼程序内的体现
1、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分支程序之间享有的程序选择权
2、当事人对不同的程序事项享有的程序选择权
四 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实现
(一) 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现状描述及其缺陷分析
1、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现状描述
2、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缺陷分析
(二) 完善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的构想
1、新近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动态简述
2、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定位
3、完善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的具体展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建构——以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J]. 张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2]正当化撤诉[J]. 王福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02)
[3]建构中国民事诉讼中司法性 ADR 的审视与思考[J]. 刘晶晶. 法律适用. 2006(03)
[4]对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反思与建构[J]. 王阁.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5]司法改革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重构[J]. 齐树洁. 中国司法. 2005(12)
[6]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 江伟,杨剑. 法学论坛. 2005(03)
[7]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 范愉. 法律适用. 2005(02)
[8]现代司法理念视角下的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J]. 范跃如. 法律适用. 2005(01)
[9]ADR存在的制度原理及借鉴意义分析[J]. 程波. 求索. 2004(09)
[10]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与整合[J]. 廖永安.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D]. 陈艳梅.中国政法大学 2004
[2]论程序选择权的生成与实现[D]. 张丽艳.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 吴金凤.南京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8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1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