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立法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13 05:10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立法建议》全文约2万7千字,包括前言、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与特征、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理论争议与司法实践、笔者对诉讼欺诈行为的若干思考以及笔者对于诉讼欺诈罪的立法建议共五个部分。在“前言”中,本文简要介绍了诉讼欺诈行为的现状及其危害,认为诉讼欺诈行为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和多样化以及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出现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诉讼欺诈行为的发案量之大、涉案金额之高以及欺诈手段之隐蔽,无一不体现了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笔者在介绍了由于我国刑法缺少对此类行为的明确界定,司法实践中对于该行为处理呈现的混乱状态后,指出了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一章中,本文首先将诉讼欺诈分为广义和狭义,将狭义的诉讼欺诈行为限定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为目的,在民事诉讼中提供虚假的陈述或伪造的证据,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进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也即侵财类诉讼欺诈,并以狭义的诉讼欺诈行为作为本文的主要论证对象。关于诉讼欺诈行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我国现行民事立法的缺陷,也有法院判决的约束力...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第一节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和成因
第二节 诉讼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第二章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理论争议与司法实践
第一节 外国及台湾地区刑法的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
第二节 中国内地法学界的理论分歧及司法实践
第三章 笔者对诉讼欺诈行为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思考
第二节 对诉讼欺诈行为构成犯罪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四章 笔者对于诉讼欺诈罪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诉讼欺诈的定性分析[J]. 孙梦洋. 法制博览. 2019(15)
[2]浅议诉讼诈骗行为[J]. 李萍. 中国-东盟博览. 2013 (03)
[3]试论诉讼诈骗行为[J]. 张杰.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4)
硕士论文
[1]虚假民事诉讼的司法观察[D]. 张巍.吉林大学 2014
[2]诈骗罪相关实务问题研究[D]. 尚歆.甘肃政法学院 2013
[3]虚假民事诉讼及其法律规制[D]. 杜娟.华东政法大学 2011
[4]论诉讼诈骗行为的刑法规制[D]. 王一凡.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规制[D]. 卢琼.南昌大学 2010
[6]论诉讼欺诈[D]. 马晓丽.贵州大学 2009
[7]民事诉讼欺诈犯罪问题研究[D]. 王鸿杰.华东政法大学 2008
[8]三角诈骗研究[D]. 钟斌.湘潭大学 2006
[9]论诉讼欺诈[D]. 曲艳红.黑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7063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第一节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和成因
第二节 诉讼欺诈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第二章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理论争议与司法实践
第一节 外国及台湾地区刑法的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
第二节 中国内地法学界的理论分歧及司法实践
第三章 笔者对诉讼欺诈行为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思考
第二节 对诉讼欺诈行为构成犯罪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四章 笔者对于诉讼欺诈罪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诉讼欺诈的定性分析[J]. 孙梦洋. 法制博览. 2019(15)
[2]浅议诉讼诈骗行为[J]. 李萍. 中国-东盟博览. 2013 (03)
[3]试论诉讼诈骗行为[J]. 张杰.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4)
硕士论文
[1]虚假民事诉讼的司法观察[D]. 张巍.吉林大学 2014
[2]诈骗罪相关实务问题研究[D]. 尚歆.甘肃政法学院 2013
[3]虚假民事诉讼及其法律规制[D]. 杜娟.华东政法大学 2011
[4]论诉讼诈骗行为的刑法规制[D]. 王一凡.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规制[D]. 卢琼.南昌大学 2010
[6]论诉讼欺诈[D]. 马晓丽.贵州大学 2009
[7]民事诉讼欺诈犯罪问题研究[D]. 王鸿杰.华东政法大学 2008
[8]三角诈骗研究[D]. 钟斌.湘潭大学 2006
[9]论诉讼欺诈[D]. 曲艳红.黑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7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2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