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我国反校园欺凌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3 13:04
  当下,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多发生在学生之间,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恃强凌弱,具体表现方式为言语中伤、殴打辱骂、索取财物等,其具有隐蔽性、多发性等特点,对被欺凌者及其家人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校园欺凌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一大恶疾。而我国不仅在研究理论上比较落后,关于校园欺凌的立法也具有较大的滞后性。虽然在2016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和《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两个法律文件,但其只是起到建议、指导的作用,成效不大。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有关于校园欺凌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较为分散、笼统,存在法律理念缺失、相关法律文件法律位阶过低、监督机制不健全、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法律的实施机制也不完善,导致实践中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往往采用调解的方式,无法有效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比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反校园欺凌立法,特别是美国、日本、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及政策,为我国的反校园欺凌立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结合我国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域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并将平等原则、“零容忍”原则、早期预防原则、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原则贯...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分析
        1.2.2 国内研究状况分析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校园欺凌法理框架构建
    2.1 校园欺凌的界定和分类
        2.1.1 校园欺凌的涵义和特征
        2.1.2 校园欺凌的类型
    2.2 校园欺凌的现象分析
    2.3 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
        2.3.1 法律机制的缺失
        2.3.2 管理机制的缺位
        2.3.3 多方因素的影响
    2.4 校园欺凌的危害分析
第3章 我国校园欺凌现行法律制度之缺陷探析
    3.1 我国校园欺凌之立法现状
        3.1.1 《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3.1.2 《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3.1.3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3.1.4 地方性法规的相关规定
        3.1.5 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
        3.1.6 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3.2 我国校园欺凌之法律实施效果
    3.3 我国校园欺凌之立法问题
        3.3.1 校园欺凌的法律理念缺失
        3.3.2 校园欺凌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3.3.3 相关法律文件的法律位阶过低
        3.3.4 校园欺凌的监督机制缺失
        3.3.5 校园欺凌的救济制度缺失
第4章 域外反校园欺凌立法研究
    4.1 域外反校园欺凌立法现状
        4.1.1 美国立法概况
        4.1.2 日本立法概况
        4.1.3 英国立法概况
        4.1.4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概况
        4.1.5 其他国家立法概况
        4.1.6 域外立法评析
    4.2 域外法律对策启示
        4.2.1 制定专门的校园欺凌法律机制
        4.2.2 建立有效的校园欺凌监管机制
        4.2.3 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救济制度
第5章 我国反校园欺凌的立法构想
    5.1 立法模式选择
        5.1.1 摒弃侵权法模式
        5.1.2 采用特别法模式
    5.2 立法理念及原则分析
        5.2.1 《反校园欺凌法》倡导的立法理念
        5.2.2 《反校园欺凌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5.3 立法内容探讨
        5.3.1 概念界定
        5.3.2 处置方式
        5.3.3 相关主体义务和责任
        5.3.4 申报受理程序
        5.3.5 监督机制
        5.3.6 救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2)
[2]校园欺凌现象的校园伦理分析及建构[J]. 王嘉毅,颜晓程,闫红霞.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3)
[3]防治校园欺凌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 周冰馨,唐智彬.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7(03)
[4]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之探析[J]. 林进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1)
[5]防治学生欺凌的中国路径:对近期治理校园欺凌政策之评析[J]. 姚建龙.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01)
[6]日本校园欺凌现状、防治经验与启示——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主视角[J]. 向广宇,闻志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理念、路径与内容[J]. 马焕灵,杨婕.  比较教育研究. 2016(11)
[8]英国中小学反校园欺凌政策探析[J]. 张宝书.  比较教育研究. 2016(11)
[9]中韩校园暴力特征、成因及对策比较[J]. 段兴立,于惠.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03)
[10]加拿大安大略省校园预防欺凌计划研究[J]. 杨廷乾,接园,高文涛.  比较教育研究. 2016(04)

硕士论文
[1]中美校园欺凌防治比较研究[D]. 向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日本校园欺凌现象研究[D]. 刘雅梦.中央民族大学 2015
[3]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学校框架》(NSSF)研究[D]. 曾柏森.西南大学 2013
[4]校园暴力的成因及法律防范[D]. 黄伟.大连海事大学 2012
[5]美国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法律措施研究[D]. 杨坤.沈阳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27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27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