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认识论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13 21:21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建设与工业化建设的逐渐提速,使得人们对自然的破坏也随之加深,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激化。自“十九大”召开之后,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环境法学认识论被确定为最适用于当代的环境法学认识论,但是针对于“为何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认识论是最适合我国环境立法的认识论”以及“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环境法学认识论的核心较于我国之前的环境立法的核心有何区别”两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对环境法学认识论的逐步发展中寻求答案,进而可以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本文试以通过环境法学认识论中“机械论”到“生态整体论”、“社会契约论”与“生态契约论”的发展过程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进行阐述,进而由“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下产生的“和谐发展观”,引出“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并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将生态文明理论视为“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并引领环境法学认识论及环境立法向着下一步发展,然后通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研究以及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立法完善问题提出笔者...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环境立法的特殊性
(一)我国环境立法现状
(二)环境法学认识论对环境立法的重要性
(三)环境法的界定分歧
二、环境法学认识论的发展
(一)传统法学认识论与环境法学认识论的比较
1.“机械论”与生态整体论”比较
1.1 .传统法学认识论——机械论
1.2 .环境法学认识论——生态整体论
2.“社会契约论”与“生态契约论”比较
2.1 .传统法学认识论社会契约论
2.2 .生态契约论
(二)环境法学认识论“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
1.传统认识论——人类中心主义
2.生态认识论——生态中心主义
(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出现
2.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
三、环境法学认识论下的环境立法
(一)我国环境法的立法概述
1.我国环境立法的发展
2.我国环境立法目的之变化
2.1. 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立法目的
2.2. 1989 年《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2.3. 2014 年《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分析
(二)我国环境立法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三)当前我国环境立法所出现的问题
四、环境法学认识论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一)国外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1.国外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环境立法的理论启示
2.国外生态文明环境立法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实践启示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认识论视角下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浅见
1.将生态文明理论融入环境立法
2.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价值研究
3.学习借鉴国外依据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立法实践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日本环境保护中的保全手段及对中国的立法启示[J]. 王惠. 法制与社会. 2018(34)
[2]绿色发展与环境立法新思维——兼评《土壤污染防治法》[J]. 巩固. 法学论坛. 2018(06)
[3]推进环境规范的法典化[J]. 窦海阳. 中国国情国力. 2018(11)
[4]论地方环保立法的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J]. 刘田原.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5]新时代环境法学研究思考[J]. 吕忠梅.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4)
[6]环境治理立法框架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王金兰,梅媛. 河北法学. 2018(08)
[7]论污染环境罪立法不足及完善[J]. 陈洁. 法制博览. 2018(17)
[8]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 吉林人大. 2018(05)
[9]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完善[J]. 王若谷. 法制与经济. 2018(02)
[10]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J]. 陈揆. 科技资讯. 2017(35)
本文编号:3228363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环境立法的特殊性
(一)我国环境立法现状
(二)环境法学认识论对环境立法的重要性
(三)环境法的界定分歧
二、环境法学认识论的发展
(一)传统法学认识论与环境法学认识论的比较
1.“机械论”与生态整体论”比较
1.1 .传统法学认识论——机械论
1.2 .环境法学认识论——生态整体论
2.“社会契约论”与“生态契约论”比较
2.1 .传统法学认识论社会契约论
2.2 .生态契约论
(二)环境法学认识论“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
1.传统认识论——人类中心主义
2.生态认识论——生态中心主义
(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出现
2.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
三、环境法学认识论下的环境立法
(一)我国环境法的立法概述
1.我国环境立法的发展
2.我国环境立法目的之变化
2.1. 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立法目的
2.2. 1989 年《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2.3. 2014 年《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分析
(二)我国环境立法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三)当前我国环境立法所出现的问题
四、环境法学认识论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一)国外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1.国外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环境立法的理论启示
2.国外生态文明环境立法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实践启示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认识论视角下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浅见
1.将生态文明理论融入环境立法
2.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价值研究
3.学习借鉴国外依据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立法实践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日本环境保护中的保全手段及对中国的立法启示[J]. 王惠. 法制与社会. 2018(34)
[2]绿色发展与环境立法新思维——兼评《土壤污染防治法》[J]. 巩固. 法学论坛. 2018(06)
[3]推进环境规范的法典化[J]. 窦海阳. 中国国情国力. 2018(11)
[4]论地方环保立法的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J]. 刘田原.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5]新时代环境法学研究思考[J]. 吕忠梅.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04)
[6]环境治理立法框架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王金兰,梅媛. 河北法学. 2018(08)
[7]论污染环境罪立法不足及完善[J]. 陈洁. 法制博览. 2018(17)
[8]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 吉林人大. 2018(05)
[9]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完善[J]. 王若谷. 法制与经济. 2018(02)
[10]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法律责任立法的完善[J]. 陈揆. 科技资讯. 2017(35)
本文编号:3228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2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