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书收购制度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6-13 22:35
自1994 年发生“君万之争”以来,因上市公司股东对公司现任管理层不满,我国证券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多起委托书收购事件,其中包括2000 年初众所瞩目的“胜利股权之争”。委托书收购制度可使中小股东能聚集起足以与大股东相近的表决权票数,借助表决权的集中,有机会达到控制董事会的目标,从而对现任经营者形成制衡和压力,促使公司业务趋于正常,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趋于一致。但委托书收购对公司治理具有“双刃剑”效应。适当的法律规制,有利于发挥委托书收购的积极作用,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如放任而不加管理,委托书收购可能沦为公司外部股东干扰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的工具。而我国立法相对滞后,尚缺乏规范证券市场上委托书收购的全国性立法。在这一方面,委托书收购盛行的欧美国家己有较为完善的委托书收购法律制度,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监管实践,值的我国立法所借鉴。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委托书收购制度,通过对我国目前委托书收购立法和实践的分析,考察境外国家或地区是如何对委托书收购这一机制的规范,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我国立法的初步设计。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四章。第一章,委托书收购制度的原理。本部分共分为五节。该部分笔...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委托书收购制度的原理
第一节 委托书收购制度产生的内在机理及法律原理
第二节 委托书收购制度的利弊分析
第三节 委托书收购的应用
一﹑适用的条件
二﹑应用委托书收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委托书收购的操作
第五节 我国建立委托书收购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
第二章 我国委托书收购的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 我国委托书收购的立法现状
一﹑概括性规定
二﹑详细的规范
三﹑立法中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委托书收购的实践
一﹑君万之争—中国委托书收购的雏形
二﹑通胜之争—中国第一例完整意义上的委托书收购案
(一) 按例回放
(二) 我国委托书收购实践的积极意义及不足
第三章 境外委托书收购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英国
第二节 美国
一﹑证券交易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二﹑委托声明书的主要内容附表
三﹑涉及选举人的委托书征求
四﹑征求费用的负担
五﹑违反委托书规则的效果
第三节 德国
第四节 台湾地区
一﹑台湾“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
二﹑《证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条之一
三﹑《公开发行公司出席股东会使用委托书规则》
第五节 对我国委托书制度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委托书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 立法取向
一﹑完全禁止说
二﹑自由放任说
三﹑加强管理说
第二节 委托书收购立法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原则
二﹑公开原则
三﹑公平竞争原则
四﹑防止权利滥用的原则
五﹑监管与救济的多重保护原则
第三节 委托书收购制度若干具体规则的设计构想
一﹑委托书征求人资格认定问题
二﹑表决权的限制
三﹑授权范围的界定
四﹑禁止以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为代价而征求委托书
五﹑委托书收购的信息披露
六﹑委托书时效与撤消
七﹑委托书征集费用的承担
八﹑表决权可否单独买卖
九﹑股东提案制度的引进
十﹑文件呈报和证监会的监管
十一﹑明确违反委托书管理规范的法律责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委托书征集制度的立法思考[J]. 王俊华,苗伟. 经济师. 2002(06)
[2]委托书收购的立法思考[J]. 徐孟洲,葛敏. 法学杂志. 2001(01)
[3]股东会委托书征求制度之比较研究[J]. 罗培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228479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委托书收购制度的原理
第一节 委托书收购制度产生的内在机理及法律原理
第二节 委托书收购制度的利弊分析
第三节 委托书收购的应用
一﹑适用的条件
二﹑应用委托书收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委托书收购的操作
第五节 我国建立委托书收购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二﹑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利
第二章 我国委托书收购的立法与实践
第一节 我国委托书收购的立法现状
一﹑概括性规定
二﹑详细的规范
三﹑立法中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委托书收购的实践
一﹑君万之争—中国委托书收购的雏形
二﹑通胜之争—中国第一例完整意义上的委托书收购案
(一) 按例回放
(二) 我国委托书收购实践的积极意义及不足
第三章 境外委托书收购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英国
第二节 美国
一﹑证券交易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二﹑委托声明书的主要内容附表
三﹑涉及选举人的委托书征求
四﹑征求费用的负担
五﹑违反委托书规则的效果
第三节 德国
第四节 台湾地区
一﹑台湾“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
二﹑《证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条之一
三﹑《公开发行公司出席股东会使用委托书规则》
第五节 对我国委托书制度立法的启示
第四章 完善我国委托书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 立法取向
一﹑完全禁止说
二﹑自由放任说
三﹑加强管理说
第二节 委托书收购立法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原则
二﹑公开原则
三﹑公平竞争原则
四﹑防止权利滥用的原则
五﹑监管与救济的多重保护原则
第三节 委托书收购制度若干具体规则的设计构想
一﹑委托书征求人资格认定问题
二﹑表决权的限制
三﹑授权范围的界定
四﹑禁止以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为代价而征求委托书
五﹑委托书收购的信息披露
六﹑委托书时效与撤消
七﹑委托书征集费用的承担
八﹑表决权可否单独买卖
九﹑股东提案制度的引进
十﹑文件呈报和证监会的监管
十一﹑明确违反委托书管理规范的法律责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委托书征集制度的立法思考[J]. 王俊华,苗伟. 经济师. 2002(06)
[2]委托书收购的立法思考[J]. 徐孟洲,葛敏. 法学杂志. 2001(01)
[3]股东会委托书征求制度之比较研究[J]. 罗培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228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2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