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设区的市加强社会权保障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09:22
  社会权是指要求国家采取积极的行动并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提供各种保障措施以使得公民能够享有符合人性尊严的生活条件,进而能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权利。我国宪法中规定的社会权有劳动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社会权在各国宪法中伴随着第二代人权保障的发展而产生,人格尊严是社会权保障的理论依据。社会权的实现需要国家采取积极的行动,国家承担相应的给付义务。我国对社会权保障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立法保障体系,但是存在立法怠惰、重要立法缺位的情况。实践中社会权的保障并不理想,就业歧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非常严重。社会权的保障需要加强设区的市地方性立法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不能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目前我国宪法监督和宪法实施制度的完善还处于探索阶段。设区的市立法权有宪法依据,地方人大按照宪法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要保证宪法的实施。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对社会权的保障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弥补现有立法的缺位加强对社会权的保障,另一方面可以细化保障措施使得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权保障可以切实有效。《立法法》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主体从“较大的市”扩大到全部“设区的市”,为地方通过立法保障公民...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社会权的内涵
    第一节 社会权概述
        一、社会权的内涵
        二、特征
    第二节 社会权的宪法保障
        一、国外宪法中规定的社会权内容
        二、我国宪法中规定的社会权内容
第二章 我国社会权的立法保障现状
    第一节 法律保障现状
        一、劳动权立法保障
        二、受教育权立法保障
        三、社会保障权立法保障
        四、小结——立法怠惰,社会权保障立法不足
    第二节 设区的市立法保障现状
        一、《立法法》修改之前
        二、《立法法》修改之后
        三、小结——社会权保障地方立法不均衡
第三章 社会权保障需要加强设区的市立法
    第一节 加强社会权保障的现实需求
        一、就业歧视长期普遍存在
        二、教育公平问题激发社会矛盾
        三、社会保障困难重重
    第二节 立法保障是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方式
        一、立法实施是我国宪法的主要实施方式
        二、宪法监督制度未能提供有效救济
        三、完善宪法实施制度的艰难探索
    第三节 设区的市立法对社会权保障具有促进作用
        一、弥补立法缺位
        二、细化保障措施
        三、规定给付标准
    第四节 设区的市立法权具有合宪性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合宪性质疑
        二、设区的市拥有立法权的宪法依据
第四章 加强设区的市社会权保障立法的思考
    第一节 准确认识设区的市立法权限
        一、《立法法》规定立法权限
        二、“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宪法渊源和内涵
        三、妥善处理潜在的立法权限不足
        四、严格遵循立法权限
    第二节 处理好设区的市立法在立法体制中的地位
        一、改变单一的立法倾向
        二、注重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三、经济特区立法权的灵活运用
    第三节 提高立法质量
        一、注重公平保障
        二、明确政府义务
        三、提高给付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立法法》修改之前社会权保障立法统计表
附件二:设区的市制定除地方立法条例之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规情况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立法需求与社会经济变迁——兼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J]. 郑泰安,郑文睿.  法学. 2017(02)
[2]从“较大的市”到“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主体的扩容与宪法发展[J]. 郑磊,贾圣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3]地方义务教育立法:问题与对策——基于省级义务教育地方性法规的文本分析[J]. 胡劲松,陈朝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地方立法权扩张的合宪性与宪法发展[J]. 李少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2)
[5]《立法法》修正案评析[J]. 徐向华,林彦.  交大法学. 2015(04)
[6]全面贯彻实施修改后的立法法——在第二十一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的总结[J]. 李适时.  中国人大. 2015(21)
[7]论设区的市的立法权:权限范围与权力行使[J]. 程庆栋.  政治与法律. 2015(08)
[8]论设区的市立法权范围——兼评《立法法》修正案第31条[J]. 郭思源.  研究生法学. 2015(03)
[9]地方立法主体扩容:现实需求与面临挑战[J]. 马英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10]健全宪法监督制度之若干设想[J]. 刘松山.  法学. 2015(04)

博士论文
[1]保障性住房地方立法及实践研究[D]. 李会勋.西南政法大学 2015
[2]论我国宪法出版自由条款的实施[D]. 曾凡证.华东政法大学 2014
[3]社会保障权研究[D]. 徐永峰.吉林大学 2013
[4]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刘婧婧.复旦大学 2011
[5]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 周毅.吉林大学 2008
[6]社会权规范研究[D]. 夏正林.中国人民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3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83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