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23:17
  互联网信息社会,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可以得到对国家政策制定、企业经营策略即为有价值的信息。但不规范的个人信息采集、存储和使用会给个人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损失。我国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但也不乏个人信息遭受泄露、人肉搜索等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其根源之一就在于我国缺少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专门立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研究本文虽然不是首开先河的,但是从互联网角度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的是一个较新的尝试。个人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是如何运行的,特征如何,需要在立法中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等等,在国内还缺乏权威性的论著。而本文正是从这个思路出发,对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相关的各类概念、核心特征进行了规范总结,将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立法状况同欧盟、德国、美国等多个具有先进立法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重点对比,并基于此提出了要加快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的观点,并阐述了笔者本人立法思路、最后着墨于立法的基本原则、注重立法保护和倡导行业自律向结合、注重监督责任体系的构建等一系列立法研究中的重点方面。除了倡导进行专门立法以外,本文的另一条主线是围绕“个人信息权”这一民法学...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现状
    (二)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三) 研究方法
一、互联网个人信息、界说
    (一) 互联网概述
    (二) 互联网个人信息界说
        1、个人信息
        2、互联网个人信息
        3、基于互联网行为衍生的个人信息、之再观察
    (三) 互联网个人信息之新特性
        1、不可控性
        2、来源模糊性
        3、个人信息的财产权属性
    (四) 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之必要性
二、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之比较研究
    (一) 我国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与不足
        1、我国民法保护个人信息之现状
        2、我国民法保护个人信息之不足
    (二) 域外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研判
        1、欧盟
        2、德国
        3、美国
        4、我国台湾地区
    (三) 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路径之选择
三、加快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立法
    (一) 立法思路综述
        1、法律性质及立法目的
        2、立法理念
        3、立法模式
    (二) 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三) 立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1、在具体人格权中法定互联网个人信息权
        2、平衡信息保护与信息自由的关系
        3、重视监督机制的设计
        4、侵权责任体系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01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01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