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立法经验研究 ——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7 13: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①这是我们党紧扣时代脉搏,总结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经验,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的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贯彻依法治国理念,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就是民族法制建设。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少数民族55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人文特点,如何在民族法制的引领和推动下,兼顾各民族的公平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 为什么研究民族立法
        (二) 为什么研究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立法
        (三) 为什么研究怒江的民族立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立法研究的特殊意义
    一、民族立法的概念
    二、民族立法研究的特殊意义
    三、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立法工作的意义
        (一) 维护国家统一
        (二) 维护民族团结
        (三) 巩固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章 怒江州民族立法的历史沿革
    一、怒江州基本情况概述
        (一) 怒江州基本情况
        (二) 怒江州特点
    二、怒江州民族立法概况
    三、怒江州民族立法历史沿革
第三章 怒江民族立法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资源开发保护
        (一) 开发保护水资源
        (二) 开发保护矿产资源
        (三) 开发保护林业资源
        (四) 开发保护特色生物性资源
        (五) 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二、保护少数民族权益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四、增强民族自信心
    五、加强宗教管理
    六、改善民生环境
第四章 怒江州构建民族立法与执法良性互动关系初见成效
    一、构建民族立法与执法的良性互动关系的主要措施
        (一) 构建法治宣传大格局
        (二) 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政绩考核
        (三) 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四)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五) 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
        (六) 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
    二、构建民族立法与执法的良性互动关系初见成效的具体表现
        (一) 民族队伍成为边疆团结进步的中坚力量
        (二) 少数民族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三)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四) 边疆和谐稳定局面得到巩固
        (五)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第五章 怒江州民族立法的特点分析
    一、民族立法数量不多但内容广泛
    二、怒江州民族立法成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
    三、民族立法的变通权行使有待加强
    四、党对民族立法工作的领导逐步加强
    五、民族立法工作成效与问题并存
        (一) 立法力量薄弱
        (二) 部门提交的法规草案质量不高
第六章 怒江州民族立法经验总结
    一、确立保障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原则
    二、树立科学的立法观
    三、坚持在保证立法质量的基础上再考虑立法数量
    四、着力突出怒江自身的民族特色
    五、着力突出怒江的地方特点
        (一) 体现了怒江州水资源丰富的特点
        (二) 体现了怒江州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
        (三) 体现了怒江州林木资源丰富的特点
        (四) 体现了怒江州生物资源丰富的特点
    六、贯穿“和”睦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
    七、通过改善边疆少数民族民生进一步维护边疆稳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求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多元共识”[J]. 龚战梅,李志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2]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例[J]. 龙云飞.  法制与社会. 2016(33)
[3]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特征[J]. 胡利明.  理论建设. 2016(02)
[4]民族立法与民族政策关系研究[J]. 文晓波,郎维伟.  人民论坛. 2014(35)
[5]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与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 王延中,管彦波.  民族研究. 2014(03)
[6]“民族自治地方”的两层涵义[J]. 沈寿文.  贵州民族研究. 2013(01)
[7]论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则[J]. 冯广林,熊文钊.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4)
[8]建国以来我国民族立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J]. 康耀坤,马洪雨.  求索. 2010(07)
[9]民族区域自治权行使的影响因素及保障对策——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J]. 韩慧,徐会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略论[J]. 吉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博士论文
[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的理论与实践[D]. 张娟.中国政法大学 2011
[2]新时期完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D]. 杨忠国.中央民族大学 2010
[3]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分权研究[D]. 孙波.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立法研究[D]. 何文钜.广西民族大学 2008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新议[D]. 吴金龙.延边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5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05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