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关于加强民营经济激励型地方立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7-28 11:16
  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相关立法的不足限制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的推进,激励型立法在立法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民营经济进行激励型地方立法,能够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民营企业,地方立法应由政策支持推进到立法保障,由制度监管推进到立法激励,在立法程序中注重民营企业的利益表达。从而全面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7(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何谓激励型立法
二、为何民营经济需要激励型地方立法
    (一)民营经济立法未成体系
    (二)已出台的民营经济地方立法有待完善
        1. 政策规定多,立法成果少
        2. 短期聚焦多,长效关注少
        3. 义务性规范较多,权利性规范较少
    (三)对民营经济进行激励型立法实属现实需要
        1. 优质的营商环境需要立法塑造
        2. 民营企业家的深层焦虑需要立法缓解
三、关于加强民营经济激励立法的建议
    (一)从政策促进走向立法保障
    (二)从监管型到保障型再到激励型立法
    (三)立法时注重保障民营经济的利益及其表达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00强民营企业现状及上海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思路[J]. 翟青.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21)
[2]振兴民营经济:从政策促进到立法保障——以地方民营经济促进政策为样本的分析实证[J]. 张玮.  科学经济社会. 2015(03)
[3]激励型法的学理探析——以美国《拜杜法案》为切入点[J]. 付子堂,孟甜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03)
[4]我国法律激励的类型化分析[J]. 胡元聪.  法商研究. 2013(04)
[5]激励法学要言[J]. 倪正茂.  东方法学. 2009(01)



本文编号:3307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07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