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数据本地化立法的兴起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8-04 22:28
  数据本地化是政府通过行政方式干预数据流出国境的一种限制性手段,从法律效果论上看其属公法,然而主流数据本地化制度的逻辑出发点是个人数据保护,其保护客体具有很强的私法性,因此对私人数据采取本地化措施涉嫌以公法干预私法,立法基础薄弱。因数据本地化针对的保护对象和效果不同,立法基础和管辖权基础也存在差异。公法与私法的切分有助于提高本国数据本地化立法的可实施性和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包含国内和国外的双重意义,它一方面直接作用在国际经济层面,有助于中国扩大和提高本国数字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参与和应用国际法的软实力。建议中国在现有数据本地化立法中,明确数据本地化的立法目的和保护客体,加快个人数据民事权利的赋权,同时兼顾国家主权与国际融合。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1)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 丁晓东.  法学研究. 2018(06)
[2]美国《云法案》对跨境司法机制的新发展[J]. 田旭.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8(04)
[3]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主要矛盾研讨[J]. 张新宝.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5)
[4]商业模式视角下的“信息/数据”产权[J]. 胡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5]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J]. 任龙龙.  河北法学. 2017(04)
[6]俄罗斯跨境数据流动立法规则与执法实践[J]. 何波.  大数据. 2016(06)
[7]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私法属性[J]. 张里安,韩旭至.  法学论坛. 2016(03)



本文编号:3322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22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