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论作为民法典立法目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1-09-22 17:22
  主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些价值观念能够在民法典的具体条文中得到贯彻。本文分析了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规范含义,并比较了其中的价值观念与民法基本原则,二者在措辞上相近但内涵未必一致。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其他被认为无法具体化为民法典条文的价值观念,是否可以经由目的解释引入民法的实施过程中。经过此二层面的论证,可使作为立法目的的核心价值观复归,从而与第一条中的其他内容处于相同的地位。惟其如此始得保持民法典体系的融贯。 

【文章来源】:时代法学. 2019,17(05)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条文的关系
    (一) 特殊的“超立法目的待遇”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社会及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含义
        1.人民主体性
        2.价值命题与规范含义
    (三)“贯彻说”的缺陷
        1.繁复的“双层架构”
        2.内涵的根本差异
            (1)以集体主义为底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作为更高层次之道德准则的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目的解释之准据
    (一)民法典中“立法目的”的定位
    (二)作为目的解释之准据的弊害
        1. 作为裁判规范的民法典
            (1)法官与立法者的职能分工
            (2)司法裁判的“合格标准”
        2.作为行为规范的民法典
四、结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体系中的定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脉络[J]. 易军.  法学研究. 2018(06)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与平等问题研究——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哲学反思[J]. 陈绍辉.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3]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域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及解决之道[J]. 徐成芳,石权.  社会主义研究. 2018(05)
[4]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权利法典——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J]. 王博勋.  中国人大. 2018(19)
[5]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事司法的影响[J]. 李成斌.  法律适用. 2018(19)
[6]论司法裁判中的目的解释[J]. 钱炜江.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5)
[7]合同目的含义之解析[J]. 章杰超.  政法论坛. 2018(03)
[8]《民法总则》第143条法规范类型的解释论[J]. 刘小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9]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与道义性社会认同[J]. 江畅.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4)
[10]意识形态自觉与价值理性认同[J]. 成长春,张廷干,汤荣光.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2)



本文编号:3404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04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