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团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07:27
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中国社团立法问题。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社团的行政法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此后诸如《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基金会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搭建起了我国社团法律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但现行《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所确立的“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原则,社团有严格的成立条件和程序,并且对社团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有严格限制。本文从社团的界定入手,通过对社团类型的梳理,从法律角度上指出中国社团发展的限制与障碍,在分析《条例》基础上,进而提出如何从法律层面实现对公民结社权的维护,从而提出构建我国的社团立法建议。在比较国外相关制度立法设计,讨论制定在法律上保障公民结社自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社团法》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通过系统化的相关论述,提出自己在社团立法问题上的见解。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社团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并列举了社团的作用;经过对现行社团性立法的梳理得出尽管我国有数量众多的法律、法规、规章,但是由于位阶不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第二部分阐述我国社团立法问题。以《条例》为切入点,剖析了义...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我国社团立法的提出
1.1 社团一般理论
1.1.1 社团界定及其特点
1.1.2 社团类型
1.1.3 社团作用
1.2 社团立法的宪政基础及体系
1.2.1 宪政基础
1.2.2 社团立法体系
1.3 善行与法治——一则案例的思考
2 我国社团立法问题
2.1 “义务本位”的立法模式限制社团的发展
2.1.1 社团准入的严格管制
2.1.2 成立社团门槛高
2.1.3 社团发展可能性小
2.1.4 社团筹集经费难
2.2 规范体系不健全
2.2.1 缺失程序性规范
2.2.2 缺少权利救济保障
2.2.3 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大
3 中国社团立法法律制度的重构
3.1 德国、美国的社团法律制度
3.1.1 德国社团法律制度
3.1.2 美国社团法律制度
3.1.3 对美德社团立法结构的分析
3.2 社团立法的基本问题
3.2.1 调整范围
3.2.2 备案制度
3.3 社团立法重点问题
3.3.1 与社团法有关的法律
3.3.2 确立社团竞争机制
3.3.3 社团成立之诉
3.3.4 社团代表诉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历史视角看欧洲国家社团发展及立法保护[J]. 王建芹. 社团管理研究. 2008(08)
[2]浅谈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兼谈中国的第三部门及其与政府关系[J]. 潘芙蓉. 前沿. 2007(09)
[3]民间组织登记之法律问题研究[J]. 林莉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2)
[4]欧盟国家的社团立法:一个初步的介绍[J]. 刘培峰.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3)
[5]结社自由与非法人社团制度[J]. 齐红.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3)
[6]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J]. 王名,陶传进.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1)
[7]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J]. 王名,贾西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S1)
[8]我国社会团体及其发展[J]. 王燕,潘庆月. 广西社会科学. 2003(01)
[9]现状与未来:我国社团立法状况述评[J]. 陈斯喜.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2)
[10]社会团体的法律规制研究[J]. 雷兴虎,陈虹.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社会团体的立法研究[D]. 王臻.南京理工大学 2004
[2]我国第三部门的法律规制研究[D]. 赵珑.郑州大学 2004
[3]行业组织在行政法中的定位[D]. 孙婷婷.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0735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我国社团立法的提出
1.1 社团一般理论
1.1.1 社团界定及其特点
1.1.2 社团类型
1.1.3 社团作用
1.2 社团立法的宪政基础及体系
1.2.1 宪政基础
1.2.2 社团立法体系
1.3 善行与法治——一则案例的思考
2 我国社团立法问题
2.1 “义务本位”的立法模式限制社团的发展
2.1.1 社团准入的严格管制
2.1.2 成立社团门槛高
2.1.3 社团发展可能性小
2.1.4 社团筹集经费难
2.2 规范体系不健全
2.2.1 缺失程序性规范
2.2.2 缺少权利救济保障
2.2.3 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大
3 中国社团立法法律制度的重构
3.1 德国、美国的社团法律制度
3.1.1 德国社团法律制度
3.1.2 美国社团法律制度
3.1.3 对美德社团立法结构的分析
3.2 社团立法的基本问题
3.2.1 调整范围
3.2.2 备案制度
3.3 社团立法重点问题
3.3.1 与社团法有关的法律
3.3.2 确立社团竞争机制
3.3.3 社团成立之诉
3.3.4 社团代表诉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历史视角看欧洲国家社团发展及立法保护[J]. 王建芹. 社团管理研究. 2008(08)
[2]浅谈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兼谈中国的第三部门及其与政府关系[J]. 潘芙蓉. 前沿. 2007(09)
[3]民间组织登记之法律问题研究[J]. 林莉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5(02)
[4]欧盟国家的社团立法:一个初步的介绍[J]. 刘培峰.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3)
[5]结社自由与非法人社团制度[J]. 齐红.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3)
[6]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J]. 王名,陶传进. 中国行政管理. 2004(01)
[7]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J]. 王名,贾西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S1)
[8]我国社会团体及其发展[J]. 王燕,潘庆月. 广西社会科学. 2003(01)
[9]现状与未来:我国社团立法状况述评[J]. 陈斯喜.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2)
[10]社会团体的法律规制研究[J]. 雷兴虎,陈虹.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2(02)
硕士论文
[1]社会团体的立法研究[D]. 王臻.南京理工大学 2004
[2]我国第三部门的法律规制研究[D]. 赵珑.郑州大学 2004
[3]行业组织在行政法中的定位[D]. 孙婷婷.苏州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07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0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