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无权处分中债权合同的含义及效力分析——以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16 03:08

  本文关键词:无权处分中债权合同的含义及效力分析——以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无权处分 债权合同 合同效力 物权变动模式


【摘要】:剖析处分行为的本质——"处分权人一次性有效行使",理清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争议焦点,将无权处分置于共同的基础进行探讨——债权合同及我国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明晰了在无权处分中的债权合同系指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合同,而非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无权处分中债权合同的有效性并不会直接影响物权的安全性,但第三人满足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时,应优先保护交易秩序安全。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一、无权处分合同存在的问题自上世纪末掀起房地产热潮至今将近20年,房屋交易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近年来二手房买卖越来越频繁,甚至出现井喷式的增长。2015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李越;冯帆;;浅析我国物权变动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2期

2 赵鸣;论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于宏伟;物权变动模式之选择与交易安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刘庆;蓝日皎;;物权变动模式理论初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谢瑞平;;物权变动模式的经济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王晓丹;白洋龙;;从比较法视野论我国物权变动模式之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7 王志红;;论我国二元化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刘庆;董小楠;;法价值对物权变动模式选择的影响——安全与效率的博弈[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邓连文;;论物权变动模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赵万忠;;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应然选择[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瑞平;程国华;;物权变动模式的经济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钦殿、黄显鸿;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顾龙涛;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N];贵州日报;2007年

3 王轶;从“照着讲”到“接着讲”[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俊峰;物权变动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2 李军;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模式之关联[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博;我国物权变动模式再探讨[D];兰州大学;2009年

2 郭磊;物权变动模式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周国臣;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严亚群;物权变动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黄慧;物权变动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陈莉;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耀东;论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吴心斌;从价值考量重析物权变动模式[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庆;论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二元化立法选择[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周永刚;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4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294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