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民法解释学的范式——以共识的形成为研究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14 10:11

  本文关键词:论民法解释学的范式——以共识的形成为研究视角 出处:《法学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解释学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 范式


【摘要】:范式是形成共识的基础。司法时代的到来,需要形成民法解释(学)的范式。立法时代的"不断重复一个梦幻,就能把它变为现实"的论调并不能形成共识,也不能适应司法时代对民法解释的要求。立法者对民法解释在立法中的地位与作用、司法者对民法解释方法运用,以及学者对民法解释学的范畴的共识达成,是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形成这些共识,也是中国民法学建构的必要条件。
[Abstract]:The paradigm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consensus . The arrival of the judicial age requires the formation of a paradigm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vil law . In the legislative era , it is not possible to form a consensus o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ivil law in the times of the judicial age . The legislators have reached consensu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ivil law in the legislation , and the scholars ' consensus on the scop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vil law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community in China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王利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项目编号:13&ZD15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以共识的形成为研究视角许中缘许中缘,法学博士,中南大学法,院教授。法律解释就是一个法律重建的过程。?日本法学的发展实现了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转变,主要归功于民法解释学。②事实上,作为“时变”而“事(法典)不变”的200多年的法国民法典,诞生于资产阶级自由竞争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卡尔·拉伦茨 ,赵阳;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1966年4月20日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2 周舜隆;;司法三段论在法律适用中的局限性——兼论法官裁判思维[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3 王利明;;论法律解释学[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4 段匡;日本民法解释学对中国法解释学的启示意义[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5 韩大元;屠振宇;于潇;;现代宪法解释理论的发展趋势——“现行宪法理解:理论、规则与程序”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学家;2003年02期

6 崔建远;;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J];法学家;2010年05期

7 许中缘;;论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法学发展[J];比较法研究;2012年04期

8 陆青;;合同解除效果与违约责任——以请求权基础为视角之检讨[J];北方法学;2012年06期

9 周江洪;;合同解除与违约金责任之辨——“桂冠电力与泳臣房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评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韩世远;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J];法学研究;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利;;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U,

本文编号:1423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23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