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登记行为补助行为说之质疑——兼与刘保玉教授商榷

发布时间:2018-01-14 18:18

  本文关键词:登记行为补助行为说之质疑——兼与刘保玉教授商榷 出处:《求是学刊》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登记行为 补助行为 物权行为


【摘要】:《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动产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条例并未明确登记机构登记行为性质。不动产登记作为一个整体,由当事人所实施的申请登记的私法行为和登记机构所实施的登记审查的公法行为共同构成。不能将作为公法性质的登记机构登记行为界定为民事行为中的补助行为。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不能想当然解释为物权行为,从登记机构登记行为的性质、登记行为与补助行为的区别及补助行为功能角度分析,将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界定为补助行为,并不妥当。登记行为并非补助行为,并不影响登记机构因错误登记所应承担的民事侵权责任性质。
[Abstract]:"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n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 promulgated, for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state sector. But the regulations do not clear the registration nature of registration. The reg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as a who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by the parties to the registration examination please private behavior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constitute the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Not as a behavior of the nature of public law is defined as subsidy behavior in civil behavior. China's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cannot be interpreted as real right behavior most probably it did not actually happen, from the nature of Registration Act board record, analysis angle difference and grant registration act and function grant, the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agency is defined as the subsidy behavior is not appropriate. The registration act is not a subsidy behavior, does not affect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for registration shall bear the error The nature of civil liability for tort.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2B077 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2532246
【分类号】:D923.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于2014年12月22日颁布,并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物权制度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动产领域的发展,保障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条例并未对《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立新;;论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2 常鹏翱;;不动产登记法的立法定位与展望[J];法学;2010年03期

3 孙宪忠;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J];法学研究;1999年05期

4 申建平;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J];求是学刊;2002年04期

5 朱广新;;不动产登记制度探究——不动产登记簿为中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刘保玉;;不动产登记机构错误登记赔偿责任的性质与形态[J];中国法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张昕;未成年学生之间校园伤害案件责任探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徐自力;;论无效保险合同的法律后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尤佳;;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的认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冯永强;;公司性质的争议:从视角组合的角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梅伟;;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公证制度[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荣平;;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胜兰;于凤瑞;;农民财产权收入的土地财产权结构新探——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邱秋;唐士梅;;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辨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侯宇;;论对等同原则的恰当限制[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6 方斯远;;论新《破产法》对企业法人的认定[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吴旭;黄嘉琳;;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徐风烈;;“剥夺”私人不存在之权利——行为的性质与关联法律问题的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朱卫红;徐风烈;;“剥夺”私人不存在之权利——行为的性质与关联法律问题的思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同明;胡春红;;新疆兵团土地承包合同法律性质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胡伟;控股公司控制权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石钟旭;侵权法框架内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跋;论业主团体的民事法律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夏关根;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于春霞;所有权保留买卖法律关系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晓君;我国民事执行中强制管理制度的构架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振国;田邵华;;论不动产登记机关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析《物权法》第21条第2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吕艳辉;;公私法交织中的不动产登记[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3 梁慧星;;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4 杨立新;;论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J];当代法学;2010年01期

5 朱广新;;论物权法上的权利推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林永康;兰戈;;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损害赔偿责任探讨[J];福建法学;2007年04期

7 杨寅;罗文廷;;我国城市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行政法分析[J];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8 王克稳;;我国不动产登记中的行政法问题[J];法学;2008年01期

9 苗久坤;;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之展望[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10 张继荣;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必要性质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燕 本报通讯员 刘为念 吴行 顾建国;[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岳;;行政登记行为性质分析及其司法审查——以工商行政登记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陈家新;刍议登记行为的法律属性和效力[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郭敬波;从一起业主委员会登记纠纷案谈登记行为的可诉性[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4 李杰;;关于房产行政登记行为司法审查的几个问题[J];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张亚东;陈立新;郝斌;;受欺诈公司登记行为被诉案件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6 唐蔚倩;;公司登记行为司法审查之我见[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7 于宝宽;对企业登记行为复议案件审理的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07期

8 唐黎标;;规范登记从成员出资开始[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06期

9 李昕;;论我国行政登记的类型与制度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10 崔俊贵;;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登记行为的性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昕;;制度欠缺与司法程序的权宜之计——论登记行为争议的司法裁判[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法院 李云兰;行政机关以职权作出的房产抵押登记行为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朱欢;提供虚假材料婚姻登记行为应予撤销[N];江苏经济报;2013年

3 陈伟龙;行政登记行为被诉原因探析[N];江苏法制报;2012年

4 记者 舒涓邋通讯员 周方 陈伟秋;加快解决房产办证难[N];广州日报;2007年

5 陈虹伟邋本报实习生 冀华锋;一份“争议”判决折射二手房代理交易风险重重[N];法制日报;2008年

6 孔凡哲 韦翔;湖南调研全省外资登记管理工作[N];中国工商报;2006年

7 上海市工商局宝山分局 周浙峰;增强审慎审查意识 积极规范登记行为[N];中国工商报;2009年

8 夏燕;应加强农村婚姻登记管理[N];法制日报;2001年

9 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 林振通;备案登记不得超越法定职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记者 解照辉;济南今年将实现婚姻登记全国在线[N];济南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欣;行政登记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雪娜;行政登记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敏;工商登记行为对民事权利的影响及救济[D];兰州大学;2011年

4 沈律;受欺诈公司登记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磊;论婚姻登记瑕疵的处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6 姜航;论婚姻登记瑕疵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4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24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