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化下专利许可制度私法基础的困境及其超越
本文关键词:技术标准化下专利许可制度私法基础的困境及其超越 出处:《知识产权》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技术标准化下,专利权极有可能借助标准的力量得以扩张,专利许可的交易样态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专利许可制度的私法基础由于回应上的迟滞,出现了适应性困境,并使得建构其上的专利许可制度在技术标准化环境下平衡专利许可交易各方利益方面的制度功能绩效受到极大的抑制甚至是丧失。为回应技术标准化环境的新要求,重塑和升级现有专利许可制度,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在检视传统专利许可私法基础的前提下,从具体人格、利益平衡以及契约自由限制等方面对其作出新的适应性阐释,以为技术标准化下专利许可制度的完善肃清理论的障碍。
[Abstract]:Technology standard, patent right is likely to use standard power to expand,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compared to trade like state and strength of patent licensing, the traditional patent licensing system on the basis of private law because the response lag, the adaptability of dilemma, and mak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system in terms of technolog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transaction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s limited or even los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remodeling and upgrading the existing patent licensing system, bear the brunt of the task is in the premise of traditional view of patent licensing under the private foundation, from the specific personality,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restrictions on freedom of contract mak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thought patent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to eliminate obstacles. Perfect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30920140132011,3095012102)
【分类号】:D923.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技术标准化下专利许可制度私法基础的困境专利许可的前提是专利权的获得和维持,而专利权作为私权的一种,其权利效力来源于私法的规定和确认,换言之,私法是专利许可的制度依据和基础。以“自由平等”为理念,欧洲大陆法确立了近代私法的三大基础,即抽象人格、所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刘沛佩;;论不足额保险中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劣后性——以被保险人优先为原则的法定连带债权的构建为核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章柏杨;;意思自治原则及其限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郑启福;;民间合会的风险防控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丽婷;;“BIOFRESH”与“水鸟”的区别——商标商业性合理使用的司法判断[J];中华商标;2008年08期
8 邱平荣;;科学发现可知识产权客体性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韩燕玉;;药品专利与人权的冲突与调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葛云松;;中国的财团法人制度展望[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刘飞;;论我国知识产权立法模式——知识产权法典化之选择[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袁真富;;专利默示许可制度研究[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胡峰;孔庆江;刘仁平;;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比较——兼论对入世后的中国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郭侃;张朝霞;;试析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李云波;;缔约利益受第三人侵害时应予救济的基础原因[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赵俊;张天杰;;试析罗马法在法律行为制度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晏辉;;论商标权利冲突[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任鹏飞;;论违反商品房认购协议的法律责任[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阮思宇;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雪凤;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安宁;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诗媛;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沛佩;论不足额保险下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劣后性及制度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曼;;企业专利许可风险的规避探析[J];经济导刊;2012年05期
2 马远超;;专利许可中的五大法律风险与防范[J];中国律师;2013年05期
3 田汉梅;专利许可中的“科技白条”现象及其防治[J];知识产权;1995年05期
4 包海波;试析专利许可交易的内在机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06期
5 宁立志;周围;;专利许可中差异化许可价格的反垄断法分析[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6 洪艳蓉;;资产信用融资与风险管理:专利许可收费权证券化的新探索[J];知识产权;2013年11期
7 徐明华;陈锦其;;不同创新程度下的专利许可:一个成本节约型古诺模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8 刘祥国;;高校专利许可中的(双边)道德风险与激励约束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9 漆苏;杨为国;;专利许可实施权转让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6期
10 刘强;;技术标准专利许可中的合理非歧视原则[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硕;;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专利许可制度[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2 张硕;;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专利许可制度[A];加强专利代理行业建设、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大局——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可;专利许可与转让[N];农民日报;2000年
2 ;飞利浦推光盘专利许可新模式[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记者 周而捷;中药首次通过“专利许可”走向国际市场[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顾建兵;飞利浦否认谈判破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记者 崔静思;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许可业务交流会举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6 周而捷;中国中药首次通过专利许可走上新型国际化之路[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吴辉;微软携手百文宝签署专利许可协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8 金善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结合知识产权战略 完善专利许可中的垄断规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如晨;僵局持续中 飞利浦光盘专利许可新路未通[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王晋刚;签订专利许可协议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磊;专利许可中“搭售行为”的规制[D];清华大学;2007年
2 张艳玲;专利许可使用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孙嫱;专利许可协议中限制竞争条款的反垄断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韦永智;基于技术能力演化的后来者专利许可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瑞颖;专利许可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曹博;专利许可的困境与出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孙伟伟;双寡头创新企业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8 解静;标准化中专利许可的反垄断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9 巩炜;专利许可限制条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吉云;非对称信息下的专利许可与自主创新[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4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249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