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本文关键词: 微信营销 消费者权益 法律保护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微信营销作为新兴的社交电子商务,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讯录的朋友为微信营销打造了稳定的市场基础,在朋友圈发一条要约广告,便会收到不少的承诺,相比企业的公众号营销,朋友圈营销的成交量更多,成交率更高。微信营销具有针对性的定制营销,不少消费者表示喜欢这种交流、交易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加入朋友圈营销的队伍,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特点,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程增砖添瓦。伴随着微信营销队伍的壮大,微信交易市场欣欣向荣,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样式也层出不穷,假代购现象尤为突出。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受理的网络购物投诉案件占远程购物总投诉量的95.41%,比去年同期上升3.13%。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主要投诉的对象涉及电商平台购物、微信代购。消费者投诉的侵权案件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挫败了消费者购物的积极性,不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不利于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微信营销是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现有的立法不能很有效地规制微信营销领域的违法经营行为,微信营销的虚拟性、隐蔽性不利于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有效地监管,再加上行业协会监管能力有限,致使消费者的维权路径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研究我国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微信营销的法律概念和两种主要模式,分析微信营销中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法律地位,然后从法律关系和保护手段的角度阐述了微信营销中消费者维权的特殊性,接着分析微信营销中消费者常用的退货求偿权、公平交易权、个人信息安全权、生命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被侵犯的现状;其次,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角度分析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原因;再次,笔者对美日移动社交营销中消费权益保护制度进行分析;最后,从完善立法、加强政府监管、健全司法救济机制的多维角度,提出完善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本篇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完善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微信营销的基本概述,首先界定微信营销的法律概念、B2C和C2C两种主要模式;其次分析了微信营销中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法律地位;接着从法律关系的内容和多样的保护手段阐释了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最后分析了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现状,即以下四种类型:消费者知情权被限制、公平交易权难以保证、安全权遭受威胁、求偿权实施困难。第三部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原因,分别从立法不全、执法不严、司法不畅三个角度出发,立法方面,现有法律对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规范;执法方面,缺乏统一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缺乏对产品来源的监管制度;司法方面,消费者维权举证难、消费者可供选择的维权途径少论证了微信营销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第四部分列举了美国和日本移动社交营销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经过比较得知美国的Facebook营销和日本的Line营销跟我国的微信营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完善我国微信营销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如建立健全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第五部分通过以上章节对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分析,从立法、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司法四个角度提出完善微信营销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法律对策。立法方面,明晰现有法律的调整范围、颁布《电子商务法》;强化对微信营销中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生命财产安全权、个人信息安全权、退货求偿权的保护;政府监管方面,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产品来源追溯制度;司法救济方面,调整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构建和完善适应微信营销发展的ODR,全方位保护微信营销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Abstract]:Micro - trust marketing is a new kind of social e - commerce , which has a natural advantage . A friend of address book has created a stable market foundation for micro - trust marketing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umer ' 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marketing of micro - letter .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umer ' s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marketing of micro - letter . The right to fair trade , the right to life and property , the right of individual information security ,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return the return , the regulation of the government ,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access system ,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traceability system of the product source , the regul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burden of proof in the aspect of judicial relief ,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 letter marketing , all - round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in the micro - letter marketing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前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前景[J];经济论坛;2000年10期
2 王纪平;开创消费者权益保护新局面[J];北京工商管理;2000年03期
3 ;面向21世纪 努力开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局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甘国屏同志在面向21世纪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13期
4 母建华;推动12315网络建设 维护消费者权益[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20期
5 顾俊;提高认识 强化执法 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23期
6 李章雨,金玲;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7 钱慰曾;瑞士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含糊[J];中国防伪;2000年10期
8 邹国华,王永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解决途径[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7期
9 江林;入世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21期
10 乔新生;从宪法的高度来认识消费者权益问题[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瞿维民;;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2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汪路;;电子商务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初探[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4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与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吕晓昱;;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难点及立法建议[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6 周舜;;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共同努力[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7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崔明太;;浅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9 曹玉冰;;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十大发展趋势[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10 戴泽群;;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研究[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立彪;把“消费和谐”落在实处[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宏方;以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市场发展[N];国际商报;2006年
3 张光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N];湖北日报;2006年
4 记者 罗玉蓉 张青松;维护消费者权益 倡导消费和谐[N];黄冈日报;2007年
5 任震宇;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卓娜;大力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N];阿坝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吴月;市消协更名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N];桂林日报;2007年
8 记者 田桂云邋通讯员 许毅敏;省会表彰保护消费者权益先进典型[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9 吴彦鑫邋孙效哲;全国首个跨国区域消费者权益保护联络机制建立[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郭文美;我国消费者权益受保护程度逐渐提高[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晨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董成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保成;论国际贸易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孙维佳;论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孙晓芳;国际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理念与制度构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丁佳佳;论3·15文化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引领作用[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3 周占东;“消费和谐”理念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王宁;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邓敏贤;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陆旭;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江满意;商业交易平台与消费者权益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蒋玉波;我国医疗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9 雷斯嘉;我国预付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赵超;消费者权益保护实现途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7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6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