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物件设置人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9 17:01

  本文关键词: 建筑物设置人 建筑物设置人责任 建筑物倒塌责任 出处:《学术交流》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侵权责任法》第86条关于物件设置人责任的归责原则采取无过错责任。设置人的范围除法条列举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外,个人也应被包含在责任主体范围内。各责任主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存在分包和转包情形下,也不影响连带责任的承担。第2款规定的其他责任人应主要指第85条项下的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第2款应与第85条相结合才能确定其法律效果。对于第86条加害行为"倒塌"的理解也不能仅从字面含义或者工程技术的角度进行,而应从法律的角度认定,凡因设置原因造成的建筑物瑕疵,在解释论上,均可认定为第86条项下的倒塌。
[Abstract]:No fault liability is adopted in Article 86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The scope of the settler is divid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units and the construction units listed in the article. Individuals should also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of responsibility. Each subject of responsibility shall bear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according to law,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subcontracting and subcontracting. Nor shall it affect the liability of joint and several. The other responsible persons specified in paragraph 2 shall mainly refer to the owner and administrator of the building under Article 85. User. Paragraph 2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article 85 in order to determine its legal effect. The "collapse" of the act of injury under article 86 cannot be understood sole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teral meaning 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w, any defect of building caused by setting up can be regarded as collapse under Article 86 in the interpret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一)物件设置人责任的立法变迁《侵权责任法》将建筑物设置人责任单独规定。一般的意见认为,立法者考虑到近年来我国因房屋质量问题所引发的倒塌问题比较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570-571。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建筑物倒塌有多种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刘沛佩;;论不足额保险中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劣后性——以被保险人优先为原则的法定连带债权的构建为核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泳;;公私法冲突的司法选择——论行政合同诉讼中混合性司法规则之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军;江厚良;;论行政法上的类推适用:以类推适用民法规范为中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沛佩;论不足额保险下代位求偿权行使的劣后性及制度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孔祥俊;建筑物或其他设施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2 朱岩;;大规模侵权的实体法问题初探[J];法律适用;2006年10期

3 马怀德,喻文光;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业业;;试论建筑物倒塌侵权责任与建筑物保修制度[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0期

2 陈业业;;我国建筑物倒塌侵权责任之若干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6期

3 张连民;建筑物倒塌事故救援对策研究[J];安防科技;2004年08期

4 ;目击[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07期

5 黄欣晔;埋藏在混凝土里的腐败——“豆腐渣工程”大曝光[J];河南省情与统计;1999年05期

6 赵雪梅;;对建筑物倒塌损害责任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12期

7 王强;冲出“危险地带”——写在第八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之后[J];时代消防;2003年06期

8 陈汴琴;;安全的承诺[J];辅导员;2006年02期

9 邹志涛;刘强;;浅谈建筑倒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年02期

10 ;政策法规[J];西南民兵;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磊;张景发;;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建筑物倒塌率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葛军;周学荣;;处置建筑物倒塌事故的生命救助技术手段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刘梦妮;民间工程,也不应成为安全盲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立新;危墙下作业受伤如何处理[N];检察日报;2004年

3 杨青邋钱贤良;司法不宜过早介入地震民事纠纷[N];检察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丽丽;内容比较平衡但略显粗糙[N];检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郭媛;让百载商埠“芳颜”常驻[N];汕头日报;2014年

6 新华社记者 何德功;日本地震展:体验恐怖[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记者 夏合琴 实习生 何儒杰;我市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行动启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吴涛邋实习生 申晨 通讯员 谭晓鹏 李飞;临时围墙倒塌压坏路边车辆[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通讯员 王继武邋记者 张哲浩;再造一个坚固的家[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剑虹;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利;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方昕野;论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之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张婷;建筑物倒塌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4 刘于亮;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5 韩骁;建筑物倒塌之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本文编号:1473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473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