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合同及其规制
本文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法律关系 法律责任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环境污染控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公法和私法的双重属性,由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排污权交易合同、政府监督管理三部分架构而成,其中排污权交易合同居于核心地位,彰显其民事法律性质。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是政府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初始分配,更多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二级市场是排污单位之间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再分配,更多体现的是意思自由,属于真正的市场机制。现实中人们普遍关注排污单位之间的点源交易合同。面向未来发展需求,点源与面源的交易合同大有潜力。排污权交易合同的主体、客体、成立、生效及效力有别于传统民事合同。合同主体的行为可能同时涉及几种法律责任,呈现竞合特点,且竞合性责任的承担不是择一适用,而是同时适用,以保证对受损利益的全面完整救济。
[Abstract]:As a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the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emission rights, the trading contract of emission rights, and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Among them, the emission trading contract is in the core position, showing its civil legal nature. The primary market of emission trading is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resources by the government, and more embodies the will of the country. The secondary market is the re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resources among pollutant emission units, which embodies more freedom of intention and belongs to the real market mechanism. In reality, people gener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point source trading contracts between pollutant emission units and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trading contracts of point source and point source have great potential. The subject, object, establishment, valid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mission trading contrac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civil contract. The behavior of the contract subject may involve several kinds of legal 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urrence. And the assumption of competing liability is not an alternative application, but also applicable to ensure the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te relief to the damaged interest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河南省环境监控中心;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彤文;刘慧娟;;行政优益权行使的合法性审查[J];人民司法;2015年22期
2 朱广新;;合同未办理法定批准手续时的效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2款及相关规定的解释[J];法商研究;2015年06期
3 田其云;黄彪;;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探讨[J];环境保护;2014年20期
4 吴艳倩;;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竞合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年29期
5 史玉成;王卿;;民法视野下排污权交易合同法律关系探析[J];法学杂志;2012年10期
6 王利明;;论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J];法律适用;2012年07期
7 姜双林;杨霞;;美国非点源参与点源水质交易的法律问题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12期
8 邓海峰;;排污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J];清华法学;2011年02期
9 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高利红,余耀军;论排污权的法律性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秀艳;刘毅;寇江泽;赵贝佳;;重霾从哪里来?[N];人民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伟;;涉嫌诈骗合同效力的司法认定及其处理路径——基于法解释学的解构[J];法学评论;2017年04期
2 翁智雄;程翠云;章翼;葛察忠;田昆铭;;瓯江流域(温州段)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比率研究[J];生态经济;2017年06期
3 曹金根;;排污权交易合同及其规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申海恩;;《民法总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规定的释评[J];法律适用;2017年09期
5 许可;;劳动合同的自治与规制——以“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为中心[J];法学家;2017年02期
6 陈耀东;;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合同效力及物权归属探讨[J];法治现代化研究;2017年02期
7 陈青;郑霁;常杪;;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排污权跨区域交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年03期
8 杜zN;宋亦淼;;近似商j分晪廔嫇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後果[J];中国专利与商标;2017年01期
9 李昊;;论须批准法律行为在民法总则中的规范方式[J];法学论坛;2017年01期
10 田义;陶红军;;中美生猪养殖业污染防治政策工具对比分析[J];世界农业;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建远;;不得盲目扩张《合同法》第44条第2款的适用范围[J];中外法学;2013年06期
2 杨永清;;批准生效合同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法学;2013年06期
3 吴光荣;;行政审批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理论与实践[J];法学家;2013年01期
4 蔡立东;;行政审批与权利转让合同的效力[J];中国法学;2013年01期
5 王轶;;论合同行为的一般生效条件[J];法律适用;2012年07期
6 汤文平;;批准(登记)生效合同、“申请义务”与“缔约过失” 《合同法解释(二)》第8条评注[J];中外法学;2011年02期
7 刘贵祥;;论行政审批与合同效力——以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为线索[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8 许中缘;;论违反公法规定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再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J];法商研究;2011年01期
9 林劲标;杨虹;;“借腹生子”舍“义”取“生”的另类范式[J];中国审判;2010年12期
10 钭晓东;;论环境监管体制桎梏的破除及其改良路径——《环境保护法》修改中的环境监管体制命题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水苗;周婵嫣;;试论排污权交易的谨慎实施[J];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2 秦天宝;汪园;;排污权交易中的政府干预初探[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2期
3 邓可祝;;排污权削减补偿问题研究[J];法治研究;2011年10期
4 苗妙;;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10期
5 张晓晗;;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及其制度构建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8期
6 栾志红;;政府剥夺、限制排污权及其程序规制——以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为例[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1年01期
7 陶巧玲;;略论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及其对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影响[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1年01期
8 冯志;周丽娣;;降低排污权交易成本的对策建议[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年04期
9 陈凌;排污权理论及其立法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寿兵;柏红霞;许博;王祥荣;樊正球;;废水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挑战及交易率问题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栾志红;;政府剥夺、限制排污权及其程序规制——以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胡央群;;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田密;孙晓宁;;试析排污权交易在火电行业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张文艺;;排污权交易的发展与创新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师懿;王品文;程璜鑫;程胜高;;湖北关于排污权交易的改进思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8 黄浩云;陈璐;;排污权交易产品研究与设计[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博文;王群英;;我国排污权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李婕;成钢;贾婷;;山西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季谭;排污权交易应成中国未来治理污染的模式[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邹蓝;排污权交易是适时的胡萝卜[N];深圳商报;2007年
3 张道生 傅丕毅;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成立[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张道生 傅丕毅;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嘉兴成立[N];经理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道生邋傅丕毅;嘉兴建国内首个交易平台,开始排污权买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舒圣祥;排污权交易要把握好两个关键[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记者 杨洁;推进排污权交易还需探索什么?[N];嘉兴日报;2008年
8 黄俊华;省政府审议通过排污权交易试行办法[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何继东邋通讯员 蔡华晨;全市排污权交易机构实现全覆盖[N];嘉兴日报;2008年
10 陈谦;排污权交易仅仅意味着交易吗?[N];中国环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宇健;影响中国排污权市场交易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3 赵惊涛;排污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品文;湖北省排污权交易实践重点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朱皓云;考虑排污权交易的制造企业运营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忠全;排污权交易对污水处理产业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7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安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权交易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胡妍斌;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长安;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李春富;辽宁省石化企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郑志丹;排污权交易会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4 李丹峰;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小流域水排污权交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郭蓓蓓;论排污权及其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晓芳;中国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晓莉;排污权交易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晓华;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邱志辉;排污权交易解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24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2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