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设计侵权裁判标准的经济分析
本文关键词: 外观设计 侵权裁判 雷同性、显著性 汉德公式 出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整体视觉效果标准"实质类似于美国的"新混淆标准"。"新混淆标准"的裁判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雷同性对比"和"显著性判断"两个阶段。根据"汉德公式"的基本原理,被诉产品设计者的"回避成本"和消费者的"区别成本"应当是这两个阶段中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被诉产品设计者如果要顺利免责,他要么证明涉案产品的"设计空间"本身太小,为了避免混淆将付出巨大的"回避成本";要么证明消费者只需要付出极小的"区别成本"就可以分清楚两种产品。
[Abstract]:For design patent infringement, At present, the "whole visual effect standard" applied in judicial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is similar to the "new confusion stand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essence. The adjudication process of "new confusion standard" can be divided into "Lei same-sex contrast" and "significant judgment". Two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ande formula", The "avoidance cost" of the accused product designer and the "differentiated cost" of the consumer should b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se two stages. He can either prove that the "design space" of the product in question is too small and that there will be huge "avoidance costs" to avoid confusion, or that consumers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products at minimal cost of distinct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鲁东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桂荣;关于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探讨[J];知识产权;2004年03期
2 鲍黎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适应[J];知识产权;2006年04期
3 甘开鹏;欧阳杉;;论外观设计及其法律保护[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何艳霞;;韩国外观设计保护新进展[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08期
5 郭娟;;浅析外观设计相同或相似的侵权判定——从桑普诉威妮案谈起[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6 张务谨;;外观设计侵权中相同或相近似的判断主体[J];法制与社会;2008年01期
7 赵小东;;创造性与外观设计授权条件选择[J];科技与法律;2008年01期
8 高晶;朱训平;;浅析我国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9 洪燕;;汽车外观设计在中国的保护策略[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10期
10 胡充寒;;我国外观设计定义之应然性重构[J];科技与法律;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世荇;赵嘉祥;;在德国如何取得外观设计登记[A];专利法研究(1992)[C];1992年
2 耿业忠;王燕红;;香港《注册外观设计条例》研究[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3 孙德生;;关于完善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4 王伟君;;试析外观设计图片和照片形式的视图分类与表现力[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崔峥;路传亮;;试论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的实用性——兼谈对外观设计定义中“适于工业应用”的理解与思考[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6 朱德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涉及从属外观设计的侵权判定[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7 李秀娟;;美国字型外观设计保护的实践与思考[A];专利法研究(2011)[C];2012年
8 王伟君;;外观设计名称的分类、成因及其思考[A];专利法研究(2011)[C];2012年
9 张嘉铭;;对放宽外观设计新颖性条件的建议[A];专利法研究(1998)[C];1998年
10 孟祥娟;;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法律问题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志峰;外观设计成专利战焦点[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2 北京世联新纪元律师事务所 雷存柱;纺织品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途径探索[N];国际商报;2003年
3 于丽娟;中国外观设计需要专门立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郭京霞;法官学者为外观设计保护出谋划策[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 本报通讯员 赵明;为外观设计提供更完善的法律后盾[N];法制日报;2006年
6 赵明;外观设计:如何进行司法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韩秀艳;确定外观设计产品名称的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8 通讯员 郭京霞;法官、专家共议外观设计司法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9 陈美章 余长江;关于外观设计重复授权问题的思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10 记者 薛飞;中日开展第三次外观设计制度交流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芮松艳;外观设计法体系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佳;外观设计分类的作用与定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姜胜攀;外观设计的重叠保护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孟瑞;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张跃平;外观设计授权标准法律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朱伟刚;工业品外观设计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初晓琳;汽车的外观设计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吴嘉;中日特殊外观设计授权要件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杨波;新授权标准下外观设计审查实务初探[D];北京大学;2012年
9 龚怡旭;外观设计侵权判定及判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左婷兰;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25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2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