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未经合法决议所为法律行为的效力——我国台湾地区司法实务的实践经验及启发
本文关键词: 法人 决议行为 法律行为 绝对无效 相对无效 出处:《北方法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法总则》第85条对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违反法律或章程作出决议被法院撤销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第170条对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执行工作任务人员的行为后果进行规定,但对这两条规定的适用进行系统整理,仍存在权力机构或执行机构的决议内容违反法令、决议不成立以及执行人员职务范围外事项所为行为,且相对人善意时无法通过解释得出合理答案的法律漏洞。通过整理我国台湾地区法院和学界对公司法人未经股东会或董事会合法决议所为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的争议的梳理,并对绝对无效说、相对无效说和无权代理说等不同见解的法理基础和源由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益衡量说。在面对相关案件时,应综合考量法律规定需经董事会决议的规范目的、交易安全、法律关系的安定性等因素,来解释法律行为的效力,确保个案处理的公平正义。
[Abstract]:Article 85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Code provides for 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a resolution made by the organ of power and enforcement of a profit-making legal person, in violation of the law or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to be revoked by the court, Article 170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onduct of a legal person or an unincorporated organization performing a work assignment shall be prescribed, b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provisions shall be systematically arranged, and there shall still be a violation of the decree by the resolution of the authority or executive body, Acts committed by resolutions which are not established and in matters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exercise of the functions of persons, By sorting out the disputes in the Taiwan District Court and academic circles about the validity of legal acts committed by legal persons without a shareholders' meeting or a legal decisio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legal basis and source of different opinions, such as absolute invalidity theory, relative invalidity theory and unauthorized agency theor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weighing interests. In the face of relevant case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gal acts and ensure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individual cases,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normative purpose, transaction secur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legal relations, which are required by the law to be decide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作者单位】: 台湾地区中正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新文;;公司法人刑事责任刑法理论辨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徐晓松;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革中的产权问题[J];法学杂志;2000年02期
3 张龙;对公司法人约束问题的浅见[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刘传慕;对认定公司法人注册资金几个问题的探讨[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潘云华;论我国公司法人内部监督制度的完善[J];学术交流;2005年09期
6 加丽果;;完善证券公司法人内部治理结构途径探析[J];经济师;2006年03期
7 刘阳;;论公司法人否认格制度的原则和尺度[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2期
8 高媛;;对公司法人的言论类型及言论主体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李庆远;;以公司法人名义借款属公司债务[J];北京支部生活;2013年08期
10 徐强;;公司法人起源探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勤超;;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刍议[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钱亚滨;;试论股权转让涉及公司法人土地使用权份额变更不应界定为土地使用权转让[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王国刚;规范法人权益提高公司质量[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刘丹;公司法人 该退出时当退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东莞君通将成二股东[N];中国证券报;2002年
4 ;公司恶意逃债 可向股东索要[N];经济参考报;2009年
5 谢钟凯;如何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N];江苏法制报;201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宋养琰;我的改革观[N];北京日报;2008年
7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裘海亮;*ST宏盛回应龙长生案公司方面未参与逃汇[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宋养琰 刘肖;产权创新:国企改革的关键[N];中国企业报;2001年
9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 曹守晔;法槌下的公司法人外壳[N];法制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姚毅 尹涛;上市公司需正确处理七组关系[N];中国证券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超玲;公司法人特性与公司治理困境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江晨;公司法人对外意思表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辛义峰;公司法人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周佳丽;论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D];北京大学;2007年
4 尹经宇;现代公司产权构造与法人治理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顾誉志;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0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5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