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总则设置商法规范的限度及其理论解释

发布时间:2018-03-16 05:16

  本文选题:民法总则 切入点:商法独立性 出处:《中国法学》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如何建构民商法二元结构的统一私法体系,主要存在"民法典+单行商事法"与"民法典+商法通则+单行商事法"两种范式主张。其中前者力主"在民商合一体例下制定民法典总则",这一立法设想可行与否,涉及到民法总则设置商法规范的限度及其模式等问题。无论从构建统一私法体系的形式理性立场,抑或从商事立法体系化的现实主义立场,"民法典+单行商事法"范式都难称最优,"在民商合一体例下制定民法典总则"的范式应受质疑,民法总则制定应该果决放弃民商合一的理想化追求,剥离难以承载的提供商法规范之重任,循"民法典+商法通则+单行商事法"范式构建统一私法体系,藉由实现商事立法的体系化,是符合中国民商事立法现实的理性立法选择。
[Abstract]:How to construct a unified private law system with dual structure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There are two main paradigms of "single commercial law of civil code" and "single line commercial law of civil code commercial law", in which the former advocate "mak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code under the system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integration", whether this legislative assumption is feasible or not. It involves the limitation and mode of establishing commercial law norms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Whether from the standpoint of formal ration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private law system, Or from the realistic standpoint of systematization of commercial legislation, the paradigm of "single commercial law of civil code" is difficult to be said to be optimal, and the paradigm of "mak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code under the unified system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affairs" should be questione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hould give up the ideal pursuit of the unity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affairs, peel off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ovider law that is difficult to carry, and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unified private law according to the paradigm of "single line commercial law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commercial law". It is a rational legislative choice to realize the systematization of commercial legisl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ese civil and commercial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科项目“民法总则制定中的商事主体立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5ZFZ82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道远;;再论商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商法地位之思考[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2 宿东泽;;有关我国民商法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4期

3 王春婕;论我国商法体系的构建条件及体例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4 豆景俊;;我国商法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J];中国商法年刊;2013年00期

5 沈四宝;王晓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法体系研究[J];国际商法论丛;2005年00期

6 范健;;德国商法的历史命运[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7 任友谊,郭婷;建立与完善我国民商法体系中的抵销权法律制度[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8 夏雅丽,丁学军;论商法的特征及基本原则[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胡鸿高;商法价值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王春婕;商法重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思考[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明锁;;影响商法地位独立的几个基本因素[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姜一春;;科学发展观与价值商法模式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陈淑华;;论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马晶;;商法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蒙振祥;;商法的发展演变[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6 胡鸿高;;商法价值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范健;;当代中国商法发展的几个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赵旭东;;商法的困惑与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9 罗登亮;童列春;;试论我国商法的立法模式选择——以商法独立为分析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任尔昕;;商法的语义、性质及功能——与史际春教授商榷[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董彪;做好商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工作[N];人民日报;2012年

2 徐学鹿;商法的统一与商法的自立[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吕来明 江徐来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论现代商法的基本涵义[N];法制日报;2002年

4 西南政法大学 陈丽丹;完善商法 夯实市场创新之基[N];人民政协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曾献文;商人精神是商法的生命力所在[N];检察日报;2008年

6 作者为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 刘辉;和谐商法:满足实践不争“地盘”[N];检察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羿;古代商法史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陶政;商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吴浩;商法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任满军;晚清商事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李春;商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淑华;论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群华;从商法的历史发展轨迹看商法在中国尴尬的生存现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吴娅;论现代英美商法的地位和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晓川;论我国商法体系的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贺卫云;中国商法近代化的历史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卢毅林;商法独立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诗伟;论商法的相对独立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王玫黎;中国商法的近代转型及其对中国当代民商立法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臧宝军;英国商法的现代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磊;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商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18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18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