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同意套牌人对套牌机动车肇事的赔偿责任——以公、私法的关系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21 09:16

  本文选题:同意套牌 切入点:连带责任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案例19号的裁判摘要中,以打击机动车套牌行为的社会需要为基础,以司法政策的社会功能为出发点,明确了同意套牌人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则。但是,该指导案例的真正意义却不在于连带责任规则本身,而更多在于透过私法手段实现公法管制目标方面,表现为以私法外的理由证成私法责任的正当化进路。应当看到,私法责任机制并非总是实现公法管制功能的适当手段,在司法裁判中,应避免赋予侵权法其本不适于承担的任务或功能。
[Abstract]: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n its summary of the decis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ase No. 19, based on the social needs of cracking down on motor vehicle licensing practices and taking the social function of judicial policy as the starting point, made clear the rules for agreeing to th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of the licensees. However,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guiding case lies not in the rules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itself, but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bjective of public law regulation by means of private law, which is manifested as the legitimate path of private law liability on grounds other than private law. The mechanism of liability in private law is not always an appropriate mean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public law regul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we should avoid giving tort law a task or function which it is not suitable to undertak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交通管制规范在交通事故认定中的作用:基于案例实证的分析”》(批准号:SC14B036)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石磊;;《赵春明等诉烟台市福山区汽车运输公司、卫德平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的理解与参照[J];人民司法;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法院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冰锋;;实体与程序之调和:证明妨碍的客观要件探究[J];证据科学;2013年06期

2 郑晓剑;;揭开雇主“替代责任”的面纱——兼论《侵权责任法》第34条之解释论基础[J];比较法研究;2014年02期

3 李井奎;史晋川;;“侵权判决规避”问题——侵权法经济学的一项挑战[J];东岳论丛;2013年12期

4 李佳南;;论患者隐私权保护[J];工企医刊;2014年01期

5 任家桔;;雇员对雇主财产损害赔偿责任规则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韩强;;论抛掷物、坠落物致损责任的限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困境及其破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余帮国;;论被扶养人生活费、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的关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陈钊;;安全保障义务补充责任研究——兼析《侵权责任法》第37条第2款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4年09期

9 曾见;;德国患者权益新立法的主要内容和启示[J];证据科学;2014年02期

10 凌超;;论触电侵权规范适用的冲突及其解决——基于若干案例的实证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碧芳;;解构与续造: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完善——以S省478件环境侵权案件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2 杨垠红;;论高空不明抛掷物致害的赔偿责任——兼评罗马法到近现代民法的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罗马法与现代世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静毅;医疗侵权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纪镇南;特殊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陈韦利;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纠纷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骆东升;缺陷产品侵权的比较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陈徐奉;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杨帆;论侵权损害赔偿与责任保险的互动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韩朝炜;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包冰锋;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雅婷;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高建;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标准与分配[D];苏州大学;2010年

3 戴毅;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责任竞合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倍歆;论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颖;高空抛掷物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丽;死亡赔偿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晓莉;从审判视角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邬砚;机动车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莉;地下挖掘物侵权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朱莉;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将对机动车管理作出改革[J];新长征;2000年07期

2 ;上海市外地来沪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办法[J];新法规月刊;2002年01期

3 戴云琪;城市非机动车交通分析及管理对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郭亚嗣;浅谈对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管理[J];道路交通管理;2005年03期

5 钱录庆;;机动车7月1日起须办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J];浙江农村机电;2006年04期

6 叶盛基;关于我国建立健全机动车法律、法规体系的探讨[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5年04期

7 ;上海市外地来沪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办法[J];新法规月刊;1996年10期

8 ;市郊两轮机动车被盗探底[J];社会;1998年03期

9 杨世伟,徐桂宝;非机动车交通在中国城市交通中的出路[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6期

10 刘国棋;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的创建与发展[J];北京党史;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2 许建龙;洪晓斌;刘桂雄;;基于物联网的机动车运行状态监测管理平台[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光明;已购超标非机动车还能跑三年[N];法制日报;2007年

2 赵荣君 通讯员 陈荣喜 杨毅;严打盗窃非机动车[N];天津日报;2007年

3 记者 吴卫 通讯员 陈荣喜;严打盗窃非机动车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N];天津政法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肖玉保 实习生 吴铎思;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亟待规范[N];工人日报;2003年

5 记者 孟斯硕;北京再迎大堵车:四百余万辆机动车疏困考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卫 通讯员 陈荣喜;天津市非机动车管理网开通[N];天津政法报;2011年

7 徐蘅 张峰 朱全坤 王淑君;120条主次干道非机动车停放有序[N];常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力 通讯员 陈荣喜;实行非机动车实名制销售[N];天津政法报;2011年

9 记者 贾献培;市区非机动车将迎“保姆式”管理[N];昆明日报;2012年

10 全国人大代表 傅企平;建立交通信用档案 加强非机动车管理[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佳佳;我国机动车所有权变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谢刚;机动车检验模式及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刘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琳;论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欣;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D];暨南大学;2011年

3 戴希律;上海市机动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强;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曹友成;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范权;论天津市机动车和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0年

7 彭杨彬;机动车侵权责任主体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黄文征;非机动车管理规制之实证探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宋亚;问题机动车交通事故主体认定与责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汝冬;大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特征与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43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43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