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构建损害赔偿法中统一的可预见性规则

发布时间:2018-03-28 06:05

  本文选题:加害给付 切入点:纯粹经济损失 出处:《法学家》2017年04期


【摘要】:在加害给付和纯粹经济损失等情形中,基于受损权益——人身或财产固有利益或金钱利益——在性质上的同一性,无论依据何种性质的诉由或责任,法官应采纳统一的可预见性之判断标准:应依受损权利的性质决定可预见性程度与可预见的时间点;通过受损方的可预见能力把握对同质利益的保护力度;可预见性规则具有统一的价值基础,即公平比例原则。可将侵权责任中的"法律因果关系或近因关系"与合同责任中的"责任限制性规则"关联起来,作为统一的可预见性规则之制度基础及适用空间。
[Abstract]:In the case of compensation and pure economic los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ty of the nature of the injured interest, the inherent interest in person or property or the pecuniary interest, regardless of the cause of action or liability of that nature, The judge should adopt the unified criterion of predictability: the degree of predictability and the foreseeable time point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damaged rights, and the degree of protection of the same quality interests should be grasped through the predictability ability of the injured party; The rule of predictability has a unified value basis,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fair proportionality. The "legal causality or proximate cause" in tort liability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liability restrictive rule" in contractual liability. As the system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space of the unified predictability rule.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中原;;论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与过错的竞合及其解决路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叶金强;;可预见性之判断标准的具体化——《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但书之解释路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吴行政;;合同法上可得利益赔偿规则的反思与重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适用的实证考察出发[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4 陈小君;;财产权侵权赔偿责任规范解析[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5 茆荣华;黄晓陶;;请求权竞合下的既判力探析[J];人民司法;2007年19期

6 毛瑞兆;论合同法中的可预见规则[J];中国法学;2003年04期

7 ;李萍、龚念诉五月花公司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2年02期

8 叶金强;;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性规则——英美法的理论与实践[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森;;过失和因果关系责任确定功能之新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2 杨惠兰;王立春;韩奕林;王杰;;浅析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法律但书[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年21期

3 尚连杰;;合同撤销与履行利益赔偿[J];法商研究;2017年05期

4 潘玮磷;;构建损害赔偿法中统一的可预见性规则[J];法学家;2017年04期

5 谢鸿飞;;民法典合同编总则的立法技术与制度安排[J];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6 赵怡康;;快递服务货物丢失的赔偿问题研究——以快递合同保价条款为基础[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7 谢鸿飞;;中国合同法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对我国合同法研究的反思(2000—2012)[J];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17年01期

8 郭翔峰;;违约损害赔偿中可得利益的司法判定[J];人民司法(应用);2017年10期

9 解亘;班天可;;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J];法学研究;2017年02期

10 梁晓丽;;论CISG损害可预见性规则的适用要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尔穆特·库奇奥;朱岩;张玉东;;替代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路径[J];中外法学;2009年05期

2 海尔穆特·库奇奥;朱岩;;损害赔偿法的重新构建:欧洲经验与欧洲趋势[J];法学家;2009年03期

3 高平;;论中国民法学的知识类型——从研究立场与路径入手[J];法商研究;2009年02期

4 叶金强;;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展开[J];中国法学;2008年01期

5 左传卫;;质疑侵权法中因果关系的二分法[J];法学;2007年04期

6 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诉权与物权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7 ;佛山市顺德区太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中鼎集团有限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12期

8 ;桂馨源公司诉全威公司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07期

9 ;万顺公司诉永新公司等合作开发协议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03期

10 ;北京新奥特公司诉华融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张家钧;美容损害赔偿[J];中国美容医学;2000年05期

2 张素芳;;买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吗?[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6期

3 刘颖;;欧洲损害赔偿法的理论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学理论;2010年32期

4 刘欢;;宋代损害赔偿规则研究述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高珊琦;刑事损害赔偿中应增加名誉损害赔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刘鑫,王树军;论损害赔偿的责任确定与范围[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7 李振举,蔺长明,王占江;免疫失败损害赔偿承担的法律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05年08期

8 韩世远;;损害赔偿:中国法的体系、问题与立法改进[J];学海;2006年01期

9 张继青;;损害赔偿的新视角[J];南都学坛;2006年05期

10 李国海;;论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周莹;;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垫付责任[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贺富强;赵明;;房屋建设工程对相邻房屋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樊成玮;;对人身权损害赔偿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6 朱树英;曹文衔;;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质量损害赔偿中的法律责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金晓;;关于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8 陈家斌;陶靖;;浅析工程施工合同损害赔偿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实 黄杨;足球比赛中受伤 如何主张损害赔偿[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杜景 林卢谌;德国新损害赔偿法的亮点[N];法制日报;2004年

3 陆咸流;间接原因损害赔偿如何判定[N];江苏经济报;2013年

4 记者 高秀东;尽快建立消费者隐性损害赔偿基金[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5 吕松涛;婚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1年

6 ;损害赔偿范围与数额的确定[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7 李根发 戴根法;怎么审理老年人损害赔偿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汪性国;婚内私生子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2年

9 王立飞 王德勇;离婚案件“过错损害赔偿”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刘伟炜;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时应注意的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夏琳;英美法上精神痛苦损害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朱玛;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华;医疗过失引起的机会丧失损害赔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青青;论人格权商品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如意;缺陷食品损害赔偿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高婷;论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的关系[D];南京大学;2014年

5 孙镇;论婚内侵权的法律规制[D];复旦大学;2014年

6 翟冬;工程建设致相邻建筑损害赔偿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金衢;论损益相抵[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8 廉光强;合理预见规则之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张文豪;违约金调整判决的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10 王鹏晓;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7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7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