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
本文选题:银行 切入点:银行消费者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银行与银行消费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银行作为经营者,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根本宗旨,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损害到作为交易一方的消费者的权益。然而,金融业是信心行业,消费者权益屡遭损害必然会降低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稳定和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随着银行业的深化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逐渐大型化、集团化,银行产品也日新月异,银行消费者相较于银行,其在信息能力、交涉能力、缔约能力等方面的弱势地位日益凸显,银行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频频发生,加强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仍任重道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在金融监管改革中均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为重中之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探索建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在此趋势下,我国银监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于2012年正式成立,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银行的不合理收费、不当销售、强制消费等现象层出不穷,加之伴随电子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消费安全问题,银行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安全权等权利依然受到严重侵犯。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我国的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需要从消费者本身、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银行业协会等主体着手,以完善相关立法为出发点,建立健全相关机构和配套制度,包括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收费制度及信息保密制度、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等,从而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s and consumers is a contradiction of opposites and unity of opposites. As an operator, it is the fundamental aim of banks to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owever, is an industry of confidence, and repeated damage to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will inevitably reduce the enthusiasm of consumers to participate in financial activities.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is the best example. With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large and clustered, and banking products ar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Compared with the bank, the bank consumer has a more and more weak position in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ability, negotiation ability, contracting ability and so o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bank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infringed frequently occur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bank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in 2008, all countries took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a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Western countrie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institutions. Under this trend, the Consumer Rights Protection Bureau of the Bank of the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of China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2012. I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bank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However, due to unreasonable charges, improper sales, forced consumption and other phenomena, and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banking, a new type of consumer security problems have emerged. The rights of bank consumers to fair trade, independent choice and security rights are still seriously violated. The protection of bank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perfect the banking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we need to start with the consumers themselves. The banks, banking regulatory bodies, banking associations, and so on, set up and improved the relevant institutions and supporting systems, including the supervisory duties of the banking regulatory bodies an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f the banks, taking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Charging system, information secrecy system,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so as to establish a bank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元斌,曾凡涛;新世纪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发展趋势[J];消费经济;2002年03期
2 陈树文,仲维良;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民间组织体系[J];科学与管理;2002年05期
3 李凤莲;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课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孔祥利;论西部大开发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构建[J];理论导刊;2002年06期
5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突出表现[J];标准计量与质量;2003年02期
6 陈秀萍;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年07期
7 田晖;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对策思考[J];前进;2003年04期
8 何炼红;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浅论[J];消费经济;2003年06期
9 王赛芝;浅谈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石金凤;消费者权益受损害时如何投诉?[J];山西农业;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瞿维民;;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2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汪路;;电子商务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初探[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4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与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吕晓昱;;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难点及立法建议[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6 周舜;;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共同努力[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7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崔明太;;浅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9 曹玉冰;;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十大发展趋势[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10 戴泽群;;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研究[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 罡;部分国家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概况[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胡海涛;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N];河北日报;2003年
3 本报实习生 杜婷;消费者权益保护 明天会更好[N];经济日报;2000年
4 王众孚;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N];经济日报;2000年
5 ;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要与国际接轨[N];消费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薛庆元;首个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庭是这样成立的[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7 陈胜文邋颜伟;《四川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扩容[N];中国工商报;2007年
8 樊赛;美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启示[N];中国审计报;2007年
9 郭松民;反垄断法将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最好保护[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10 副市长 杨学海;加大消费维权力度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抚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保成;论国际贸易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孙维佳;论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孙晓芳;国际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平;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赵琪;我国速递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卫霞;试析新闻媒体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中的边界[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碧夏;我国电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韩婧;我国反垄断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从和;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杜娟;论信用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D];河北大学;2010年
8 王晓;论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荣德;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理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娜;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83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8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