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不动产冒名处分行为的私法效力

发布时间:2018-03-30 08:23

  本文选题:冒名处分 切入点:不动产 出处:《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法律因其本身相对稳定的特征在对社会活动调节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动产冒名处分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屡有发生,而在我国现有法律中并没有对其明确的法律规范。对此学界的不同学说争议较大,主要集中在: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无权代理制度、表见代理制度等几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比比皆是,仅靠法官自己对法律规范的理解而进行司法活动是远远不够的。不动产冒名处分行为构成较为复杂,不能笼统的对其进行处理,应当根据该行为的具体情形进行区分对待。笔者认为部分学者强调的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和代理制度并不可行,其构成要件、理论基础和适用前提均有不同。本文通过对不动产冒名处分处分行为内涵及性质的分析,考察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点和案例,结合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价值衡量等方面并进行讨论,最终认为不动产冒名处分行为可在适当情况下类推适用表见代理制度,在权衡各方利益的同时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分析能够给司法审判活动带来有效的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life, the law itself is relatively stable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cial activity regulation has a certain lag. Real estate false punishment behavior in real life has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in our existing laws and the clear legal norms. Different theories of controversy in academic circles, mainly focus on the bona fide acquisition, unauthorized agency syste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apparent agency system; meet the eye everywhere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different co contracting phenomenon, only the judge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legal norms and judicial activities is not enough. The real estate false punishment behavior constitute a more complex can not generally carries on the processing,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ac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ome scholars emphasize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goodwill gain system and the agent system is not Feasible, its elements, both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econdition of differ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by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disposition of punishment, perspectives and case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the social influence and value etc. it brings and discussed, finally think of real estate false action can be appropriate in analogy for Apparent Agency, maintaining the safety of transactions in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t the same time,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hope that this paper can bring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effective proposals to the judicial work.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明;;不动产登记费用制度研究[J];法治研究;2010年09期

2 朱丽娜;李春颖;余华;;不动产登记费用制度的理论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3 叶晓容;;高校不动产的权属辨析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4 余卫明;;中外不动产登记机构比较[J];国土资源导刊;2014年04期

5 姚玮洁;莫南;;不动产登记:期待中推进[J];浙江人大;2014年07期

6 赵明;略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7 陈宏榕;立法上应确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J];引进与咨询;2002年06期

8 王京;;不动产登记的要式契约原则[J];中国公证;2002年03期

9 冉富强,韦贵莲;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效力评价[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彦;论不动产登记和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J];河北法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迎涛;;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研究[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文燕;徐亮亮;;论对不动产登记行为的司法审查——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韦文津;;不动产登记基本问题研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王克稳;;我国不动产登记中的行政法问题[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唐玲莉;;论不动产登记纠纷中权利救济路径之选择[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6 张磊;胡亮亮;;不动产登记机关登记错误赔偿机制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邵晖;;试论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效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吕艳辉;;从《物权法》相关规定看不动产登记的服务功能[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王建;;大陆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士如;;不动产征收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不动产统一登记意义远大于反腐[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2 冯海宁;正视不动产登记立法的难度[N];法制日报;2013年

3 早报记者 李云芳;明年上半年推不动产登记条例[N];东方早报;2013年

4 李龙;不动产统一登记要解决好隐私保护[N];广州日报;2013年

5 王利明;“不动产登记”应统一立法[N];人民代表报;2013年

6 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研究员 刘武俊;激活不动产登记反腐正能量[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记者 王立彬;不动产登记条例预计明年6月底前出台[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陈青伟;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望年内“破冰”[N];云南法制报;2013年

9 特约评论员 杨遴杰;不要误读不动产统一登记[N];中国建设报;2013年

10 魏文彪;不动产统一登记事不宜迟[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向阳;不动产执行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永亮;论不动产登记中的私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3 毛和文;论英美法系的不动产按揭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王旭军;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凤章;登记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陈弦;中国不动产税制改革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7 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许瑛;法国营业资产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85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85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