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责任研究
本文选题:网络侵权 切入点:网络侵权责任 出处:《法制与社会》2013年08期
【摘要】:网络侵权责任作为侵权责任的一种,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而引起的网络侵权责任概念、归责原则等问题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介绍网络侵权责任的一般性基础问题和争议问题,借助现行立法规定,阐释其不足之处,进而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完善网络侵权法律的适用。
[Abstract]:Network tort liability as a kind of tort liability,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network caused by network tort liability concept, liability principles and other issues are controversial. With the help of current legisl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its shortcoming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ort law.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2年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网络侵权责任研究”
【分类号】:D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俊君;;网络中商标“隐形”使用的法律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宗高;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不足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高鹏;论共同危险行为之归责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茆艺宗;浅论超文本链接相关的版权侵权与保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尤佳;;《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性质及适用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崔明伍;新闻侵权行为的特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3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姚兵兵;;销售商在专利侵权中赔偿责任的确定——过错侵权理论的运用[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5 孙海龙;姚建军;;完善专利侵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以中美两国专利侵害赔偿制度及其司法实践比较为研究视角[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6 杨凤祥;;论域名争议的解决[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7 孙世光;;生产者责任延伸法律制度的正义性分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刘茹;;试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与完善[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9 朱慧芬;汤啸天;陈冬沪;夏春琴;王健;金黎钢;管丽娟;;公共场所监控图像采集利用与隐私权保护研究报告[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10 陈婉玲;梁开斌;;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文娟;域名与商标冲突解决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先彬;版权法下计算机软件反向工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玉英;商业广告虚假荐证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叶传禄;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卓钧;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模式及选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马锦毅;论雇主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夏路;论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智华;违约行为归责原则的一般与例外[J];律师世界;2000年12期
2 徐辉;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研究[J];甘肃科技;2002年Z1期
3 段孝刚;沈翟和;;行政合同归责原则的建构[J];福建法学;2003年04期
4 葛现琴;对我国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的再认识[J];行政与法;2004年08期
5 沈燕峰;何妤;;论环境侵害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2期
6 李瑛;;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性质及归责原则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7 金伟飞;;学校体育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2期
8 李雅婧;;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9 王伟奇;;对国家赔偿制度“法典化”改革取向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张艳;张芳;;论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发展与反思[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振国;;契约法中归责原则的经济学考察[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汪炜;靖博;;互有过失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3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晓静;;论跨境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汤漫;宋民宪;胡明;蒋学华;;缺陷药品侵权及其民事责任探讨[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7 卢剑峰;;论我国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的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张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及其抗辩[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学山;;论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的理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言;商标侵权归责原则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3年
2 陈新华;也谈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5年
3 浙江大学法学院 钱弘道 高春燕;寻找国家赔偿范围的合理尺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启东市检察院 徐岳;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季建华;雇主对雇员工伤赔偿的归责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3年
6 曾明生;我国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杨 奇;监护人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郑秉权 张银涛;交强险责任额外适用何种归责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吕惠;归责原则——国家赔偿的前提[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10 罗德俊;应明确校园损伤事故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镇南;特殊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春;商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廖焕国;侵权法上注意义务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瓮怡洁;刑事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吴景丽;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冯志军;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何悦;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婧;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成晓娜;论网络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与立法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黎明;论未成年人校园伤害事故责任的承担[D];郑州大学;2004年
2 程茂军;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何长青;合同附随义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范红爱;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郝凯瑞;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王子健;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李继田;论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D];郑州大学;2003年
8 徐莉;商标侵权行为及其归责原则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乐有金;铁路旅客运输中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D];郑州大学;2004年
10 王荣献;论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8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8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