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动产区别于不动产和动产,是特别的财产存在方式,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涉及《物权法》第24条以及《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特殊动产的所有权取得采用交付生效和登记对抗模式。交付是特殊动产的生效要件,交付后便产生所有权转移的效力。登记对抗的理论是指登记是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对抗要件,仅起到公示的作用。我国是一物一权原则,相对所有权的观点与我国物权法的基础原则不一致。善意取得制度的引用需要明确善意第三人的范围以及适用的前提。在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规则中,登记可以看成一种抗辩权,仅在诉讼层面中产生对抗,并不代表实体权利所有权的取得或转移。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特殊动产的范围,以及交付是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没有交付,不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本文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登记在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中的效力,明确在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登记是对抗要件,仅为公示效力,不具有转移所有权的效力。在实践中,特殊动产的交易监管十分严格,作成登记需要有严格的审核以及复杂的流程,因此笔者认为,未交付便能作成登记的情况很少出现。还讨论了未交付的登记学理界的看法,笔者认为未交付的登记无法转移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和登记对抗制度并行,是登记对抗制度的补充。善意取得要求标的物已被受领交付,且后买受人对所有权转移情况不知情也无过失。善意取得制度其实是补充了后买受人权利取得是无权处分的漏洞,第三人包括所有权人,抵押权人以及租赁权人。本文第三章详细分析了一物数卖的过程中,特殊动产的所有权归属状况。包括观念交付,登记对抗理论,未登记也未交付的情行下所有权如何归属。多种交付方式并存使得登记权利人和实际占有人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是导致一物数卖,交付与登记效力相冲突的诱因。登记对抗理论介绍了登记可作为一种诉讼中的抗辩权,不涉及实体上所有权的变动,未交付也未登记的情况下,根据自由竞争的经济学角度,认为签订多个合同是合法的,但是法理角度认为这种行为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第四章对现有的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制度提出建议,包括完善登记制度,引进联网登记制度以及完善所有权转移制度。登记制度是所有权转移制度的基础,应在行政规定中也完善特殊动产的登记制度,制度内容也应更加全面丰富,将特殊动产上的负担权利也登记明确,以避免出现第三人不知情,但因信赖登记公信力而遭受损失的情况。另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行政部门已开始使用联网信息登记,比如交管部门和公安部门,都已开发了信息联网登记的系统。特殊动产登记部门也可以尽早开发网络登记系统,使得买受人和监管部门都可以获得相对全面的,负担在标的特殊动产上的权利人相关的第一手信息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2;D923.6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2 交付是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
3 特殊动产所有权登记对抗理论
3.1 特殊动产登记对抗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3.2 登记在特殊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效力
3.3 仅登记未交付情形中所有权的转移
3.3.1 司法实践中未交付,管理部门无法作成登记
3.3.2 学理界对未完成交付,仅作成登记的观点
3.4 善意取得制度的引入
3.4.1 相对所有权与一物一权
3.4.2 善意取得制度功能发挥的范围
3.4.3 不登记不得对抗的第三人
4 特殊动产多重买卖所有权归属涉及的几个问题
4.1 特殊动产交易中的观念交付
4.2 特殊动产交易中的登记对抗
4.3 特殊动产交易中未交付也未登记的情形
5 完善我国特殊动产交付与登记制度的建议
5.1 完善特殊动产所有权登记制度
5.2 完善善意取得制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市场交易中动产所有权转移时间的法律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2 刘江琴;论动产所有权合同移转的行为生效要件[J];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杨奎臣;李婧;;特殊动产所有权保留约款的效力及公示制度完善[J];前沿;2011年11期
4 张建英;;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制度[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刘江琴,李克举;动产所有权合同移转模式的比较法研究[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И·А·波克罗夫斯基;张建文;付子堂;;论所有权问题[J];法学杂志;2011年11期
7 陈益青;;特殊动产所有权变动的公示方法探析——兼评我国《物权法》第24条[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8 雷蕾;分期付款买卖中动产所有权保留制度评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屈茂辉;关于物权法制定中动产所有权原始取得方法的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尹德常;;论装修物的法律属性[J];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严欢蕾;动产所有权无负担取得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谢丽f3;动产所有权保留的再认识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7年
3 张博;特殊动产所有权转移的交付与登记效力[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4 宋红畅;特殊动产所有权变动模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5 张长青;我国特殊动产所有权移转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李百主;特殊动产所有权取得中的交付与登记[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张麒麟;动产所有权保留制度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1816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1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