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产权审判中专家辅助制度的改革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 + 制度改革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摘要】: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法院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作为保障审判质量的关键环节,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技术性难题判断愈显重要。鉴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采用美国的对抗式诉讼模式,而且行政机关的技术专业资源在数量和经验上都较为丰富,建议参照同属于大陆法系的日本法院调查官和专家委员会制度,探索中国专家辅助制度改革的新路径,以期在推进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中,通过完善专家辅助制度来解决知识产权审判中的专业性问题。
[Abstract]:With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trial work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as a key link to guarantee the trial quality, the judgment of technical problems in the tri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hina does not adopt the adversarial litigation model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resources of administrative organs are relatively rich in quantity and experience, It is suggested to explore a new path for the reform of China's expert assistance system by referring to the system of investigating officers and expert committees of Japanese courts belonging to the same civil law system,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s. To solve the professional problem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trial by perfecting the expert assistant system.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D9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建成;;司法鉴定基础理论研究[J];法学家;2009年04期
2 孙海龙;姚建军;;司法鉴定与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以知识产权审判为视角[J];人民司法;2008年03期
3 汪彤,胡震远;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知识产权;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宪丹;;中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司法;2011年01期
2 徐家力;;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律适用;2006年03期
3 张中;石美森;;论科学证据的证明力[J];证据科学;2012年01期
4 鲁跃晗;;浅谈我国司法鉴定的属性及功能[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5 陆俊伟;;浅谈我国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启动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2年06期
6 周宗良;;集约化司法探析——以厦门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实务为例证[J];福建法学;2012年02期
7 李学军;;意见证据规则要义——以美国为视角[J];证据科学;2012年05期
8 汪慧敏;;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法律审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年12期
9 陈小嫦;;《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医疗损害鉴定程序改革研究[J];证据科学;2013年02期
10 胡星昊;;论鉴定人不出庭鉴定意见排除规则[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华俊;知识产权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对我国陪审制的否定性思考[D];湘潭大学;2009年
2 黄连禧;民事司法鉴定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吕惠平;商标、商号、域名的冲突及解决[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陆湘;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专家意见的适用与发展[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吕斌;以兰州市第一例侵犯商业秘密案为例论知识产权立体审判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6 乌仁高娃;刑事司法鉴定启动权改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石旋;我国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完善[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悦;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认证制度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9 郝虹延;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李书兴;论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及其规则[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道茂;;司法鉴定结论科学性的采信标准[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2 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2001年01期
3 程永顺;技术鉴定──知识产权保护中亟待研究的新课题[J];科技与法律;1999年03期
4 龙宗智;;“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J];法学研究;2006年05期
5 郭华;司法鉴定人制度之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曹诗权;司法鉴定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律师世界;2001年01期
7 宋英辉,吴宏耀;意见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四[J];人民检察;2001年07期
8 陈卫东,刘计划,程雷;法国刑事诉讼法改革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赴欧洲考察报告之一[J];人民检察;2004年10期
9 汪建成,吴江;司法鉴定基本理论之再检讨[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10 张玉镶;司法鉴定学基本概念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建明;坚持公正效率主题,努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知识产权;2003年03期
2 朱希军;周晓冰;任爱民;;平等保护国内外“品牌”——北京二中院知识产权审判纪事[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18期
3 肖海棠;;关于知识产权审理模式的探析与思考——以广东知识产权审判为视角(续前)[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10期
4 ;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在无锡召开[J];中国审判;2007年03期
5 李敏;;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综述[J];中国审判;2009年01期
6 郝虹延;;我国知识产权审判制度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年SB期
7 张迎春;;知识产权审判模式之探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王胜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12月2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3年01期
9 吴登楼;入世后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10 王范武;与知识产权审判事业一起成长(下)[J];中华商标;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洁;;知识产权审判中合法来源抗辩之审查[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2 曾e,
本文编号:1817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1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