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他人行为的私法构造
本文选题:救助义务 + 不作为侵权 ; 参考:《法学》2017年09期
【摘要】:救助他人的行为源于救助义务,而救助义务可分为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无因管理是基于道德义务,而法律义务是基于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不履行约定的或法定的救助义务构成不作为侵权。民法与刑法对救助义务的设定目的不同。大陆法系民法中无因管理的对象不限于财产事务,还包括非财产事务,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范畴,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定也具有实际意义。我国相关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将见义勇为定义为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和抢险救灾的行为,这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存在一定的重合度。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包括救助他人和自我救助,而《民法总则》第183条和第184条的适用情形仅限于救助他人,该第183条关于救助他人的规定与无因管理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救助者有救助义务的适用情形。《民法总则》第184条强调在紧急情况下降低对救助者注意义务的要求,因其属于不完全法条,在适用时应结合同法第176条才能构成完整的裁判规范。
[Abstract]:The act of rescuing others originates from the obligation of salvag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moral obligation and legal obligation. The management without cause is based on moral obligation, while the legal obligation is based on contractual agreement and legal stipulation. Failure to perform agreed or statutory salvage obligations constitutes tort of omission. The purpose of civil law and criminal law is different. The object of non-cause management in civil law of civil law in civil law is not limited to property affairs, but also includes non-property affairs. China's relevant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local government regulations will be defined as the act of fighting against criminal elements and rescu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legitimate defense, emergency risk avoidance exists a certain degree of overlap. Self-defense and emergency avoidance include assistance to others and self-help, whereas articles 183 and 184 of the Civil Code apply only to the rescue of oth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visions of the article 183 on the rescue of others and that of non-cause management is that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cuer's obligation to assist. Article 184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 Civil Code emphasizes the reduction of the duty of care of the rescuer in case of emergency, Because it belongs to incomplete law, article 176 of contract law should be completed when applied.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海涛;无因管理制度浅析[J];行政与法;2000年02期
2 朱天林;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3 吴玺;无因管理之类型与后果分析[J];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龚赛红;试论医疗事务的无因管理[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5 洪学军,潘洪杰;无因管理的类型化及类型化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J];探索;2003年01期
6 洪学军;无因管理制度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7 危晓美;无因管理若干问题之探讨[J];前沿;2004年08期
8 杨扬;;完善无因管理法律制度之我见[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张丽华;;无因管理之构成要件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10 张宗辉;陈光银;王成阔;;论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雨;;论我国无因管理冲突规则的法律设计[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省雷波县人民法院 赖基仁;无因管理致人财产丢失 疏忽看管也要适当担责[N];检察日报;2013年
2 湖南省新田县人民法院 陈毅清;无因管理劳务费纠纷的处理[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隋彭生;无因管理的构成及管理人的权利[N];法制日报;2005年
4 牛来惠 律师;可以主张无因管理请求权[N];解放日报;2000年
5 张俊鹏;用无因管理提升感恩和责任意识[N];工人日报;2007年
6 河南省宜阳县人民法院 冯朝阳;舍己救人是无因管理还是防止侵害[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曹顺贵 黄良明;谁承担无因管理不当损害的赔偿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9年
8 记者 马兰;“偷”着替人还债实属无因管理[N];滨海时报;2011年
9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编写人 吴慧琼;恋爱期间管理对方财产不构成无因管理[N];法制日报;2012年
10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法院 魏建国邋杨慧文;主动替他人还贷可构成无因管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艳玲;无因管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向桔;无因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吴小兵;无因管理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郭箐;中国无因管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蔡文元;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效力及对见义勇为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翠;无因管理疑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冯育顺;无因管理制度及其立法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汪斐;无因管理制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肖华;论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2年
10 叶增胜;无因管理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82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88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