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新媒体时代公众人物名誉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18:42

  本文选题:新媒体 + 公众人物 ; 参考:《学术交流》2015年11期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公众人物是指因其个人行为、社会行为、职务行为被公众广泛知悉,从而对公众行为与社会运行产生一定影响的人。同时,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产生了舆论监督权存在更高的滥用风险、权益与义务对等的问题更加虚化等一系列问题。化解危机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强化法制宣传与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新媒体与法治的良好互动;重塑公众人物名誉权差别保护的理论基础,强调基于"社会影响权利"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完善公众人物名誉权差别保护制度,完善侵犯公众人物名誉权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抗辩事由。
[Abstract]:In the new media era, public figures are people who are widely known to the public because of their personal behavior, social behavior and duty behavior, thus having a certain impact on public behavior and social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putation of public figures has create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higher risk of abuse of the right of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and the problem of equality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key to resolve the crisis is to create a good leg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 leg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realize the goo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media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reshap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the reputation rights of public figures. It emphasizes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ased on "social influence rights",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public figures' reputation rights, perfecting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responsibility and defense of infringing public figures' right of reputation.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研究”(13D029)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法治化研究”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东;吴尚峗;;论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刑法规制——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解读与反思[J];法治研究;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品泽;姚劲华;;论侦查窃听对隐私权的影响及其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宁立标,郑小平;网络空间隐私权侵权的民法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杜颖;人格权保护中的保全请求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尹冬华,孙俊;论舆论监督权的制约[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5 葛长峰;;伦理的人格——法律人格的灵魂[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6 苏敏;;关于现代身份权性质的重新认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7 蒋连舟;;隐私权崛起原因及民事立法之完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秦趁;;隐私权有关问题的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李林启;;确立姓名权商品化制度浅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萧也红;;医疗观摩中患者隐私权的法理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怀德;高辰年;;国家赔偿法的发展与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倪永宁;;试论档案利用中的隐私权保护[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3 刘富君;;论财产的可税性[A];财税法论丛(第6卷)[C];2005年

4 陈盎然;陈琳;宁佳;;在公开与不公开之间——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有限度公开审理制度的完善[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蒋虹;论商号及其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赖文平;商业名称与商标之冲突[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7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张民安;过错侵权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曹顺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威赞;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姚志刚;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钱强森;建立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路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喻睿之;论民事主体类型的演进[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尹永杰;论隐私权的宪法保障[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易旭红;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叶楠;论我国劳动知情权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10 韩星;论网络运营商的法律责任[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邢璐;;德国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立法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德国研究;2006年03期

2 孙万怀;卢恒飞;;刑法应当理性应对网络谣言——对网络造谣司法解释的实证评估[J];法学;2013年11期

3 于志刚;;“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J];法学;2013年10期

4 于志刚;;网络、网络犯罪的演变与司法解释的关注方向[J];法律适用;2013年11期

5 杨文革;;对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与对滥用言论自由的法律惩罚[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魏永征;中国大陆新闻侵权法与台港诽谤法之比较[J];新闻大学;1999年04期

7 魏永征;;对网上言论自由法律边界的有益探索——评“微博第一案”两审判决[J];新闻记者;2011年11期

8 魏东 ,郭理蓉;关于煽动型犯罪的几个问题[J];云南法学;1999年01期

9 于冲;;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东杰;;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应对和处置[J];新闻爱好者;2009年22期

2 陈隽;;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举措[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3 龚世星;;新媒体时代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刘宇赤;;论新媒体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对公民隐私概念的理解[J];新闻知识;2012年01期

6 薛平军;万鑫;;图书馆:新媒体时代大学的重要名片[J];学习月刊;2012年14期

7 王玉香;;新媒体时代透视青少年“\L丝”文化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9期

8 赵慧英;;新媒体时代艺术生产与消费的边界消融[J];理论界;2012年09期

9 常楷;;从“广场”到“微博”——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关怀[J];理论界;2012年10期

10 林文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团建工作探索[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0年

2 刘宇赤;;新媒体时代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朝晖;;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管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4 付晓静;王斐;;试析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健身宣传[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孙长兰;;打造新媒体时代的行业主流媒体[A];中国电镀行业媒体创新与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刘双庆;;跨界.互动.整合——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的变化与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家芳;;新媒体时代:践行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机遇和挑战[A];毛泽东党建思想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14年

8 乔新玉;;食品安全舆情引导:地方政府的对策研究——以新媒体时代的框架策略为背景[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予敏;戴元光;邵培仁;王哲平;吴廷俊;张国良;;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的回顾[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10 许洋洋;洪穗;李乔儒;;3g时代的传媒业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策划撰稿 薛石英 顾伯贤 束顺斌 赵雪平;新媒体时代,你怎样读书?[N];解放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汪灵犀;新媒体时代 新阅读方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3 董家骏邋约翰·查古拉;新媒体时代的五条营销法则[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赵谦;新媒体时代报纸不会消亡[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陈洪明;章于炎支招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时代[N];黄山日报;2010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祝良华;企业掌门共商新媒体时代下的生存之道[N];经济视点报;2012年

7 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李妙颜;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应对[N];湖北日报;2012年

8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博导 杨剑龙;新媒体时代新启蒙的可能性与复杂性[N];文学报;2013年

9 商报记者 晓雪;新媒体时代的字体版权困局[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10 记者 李松 黄洁;共议增强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能力方略[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改玲;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38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38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