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证券化风险评价与防范
本文选题:专利证券化 + 模糊评价 ; 参考:《湘潭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专利证券化具有同传统资产证券化相同的风险,控制和防范风险是证券化面临的共同问题。识别、分析专利证券化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评价和衡量专利证券化风险指标的大小,对重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这对专利证券化能否成功至关重要。专利证券化过程中,既有内部风险又有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专利基础资产的价值评估、价值波动、价值实现的风险和专利权利瑕疵、归属以及诉讼的风险。外部风险包括利率风险、经济前景风险以及影响专利交易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专利证券化风险因素多种多样且模糊不确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正是基于被评价因素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专利证券化评价指标重点考虑专利基础资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和宏观经济法律风险三类指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两两的反复比较,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设计具体证券化案例进行示意性的风险评价,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得出模糊结果,来验证指标是否可行以及模型运用的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指标的权重基本可以适用。从评价的结果来看,专利基础资产风险的评价对整个专利证券化风险的评价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除了要考虑相关法律、政策和经济等外部风险因素外,专利证券化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在于:一是构建专利资产池中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二是完善信用增级和评级制度;三是完善专利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
[Abstract]:Patent securitization has the same risks as traditional asset securitization.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the risk factor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evaluating and measuring the risk index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key risk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there are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sks. The internal risk includes the value evaluation, the fluctuation of value, the risk of value realization, the defect of patent right, the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litigation. External risks include interest rate risk, economic outlook risk, legal risk and policy risk affecting patent transaction. The risk factors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are various and fuzzy.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he fuzziness and uncertainty of the evaluated factor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focuses on three kinds of indexes: the risk of patent basic assets, the risk of transaction structure and the risk of macroeconomic law.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peated comparison of each index. By designing a specific securitization case to carry on the schematic risk evaluation and adopting the method of expert scoring, the fuzzy result is obtain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dex and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applicatio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is basically applicable. Judging from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patent basic assets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Besides considering external risk factors such as law, policy and economy,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is to construct the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atent asset pool, the other is to perfect credit grading and rating system. Third, perfect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f patent securit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臻玮;加强高等院校专利权保护的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1年03期
2 甘藻文;论专利权与企业的利益[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甄海胜;山东省专利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陈懿;;简论专利权弱保护的危害[J];华夏星火;2005年05期
5 胡梦云;冯晓青;;软件专利保护正当性之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3期
6 许春明;;阻击专利大棒——浅谈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08期
7 徐棣枫;;专利权限制的法律体系重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8 甘慕仪;;我国规制专利权滥用的立法现状与建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陈志勇;陈香;;专利权评估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年02期
10 向渊博;刘小青;都云程;;中国软件专利的现状和特点:基于软件发明的实证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新苗;;专利服务机构服务模式初探[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2 温旭;;加强我国专利权保护力度的探讨[A];专利法研究(1994)[C];1994年
3 王勉青;;我国专利权滥用法律调整的规定性[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4 张寒;;浅析专利权滥用[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任声策;尤建新;;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专利行为: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蔡丽娜;;浅谈日文专利翻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7 蔡金凤;;浅论我国专利权保护模式[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刘晓军;;在先公开不破坏专利新颖性问题研究[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三部分)[C];2014年
9 刘筠筠;;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兼论等同原则的适用[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10 刘筠筠;;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兼论等同原则的适用[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知识产权局 王雷 戴妮;专利技术推动通信产业自主创新[N];经理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宇;专利壁垒升温 知识产权成企业必争之地[N];中国工业报;2008年
3 晓斋;如何用专利照亮市场[N];中华建筑报;2004年
4 蔡世珍;走出药企专利事务管理误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贺延芳;假冒专利行为可被消灭在萌芽状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6 赵莹;失效专利淘金[N];经理日报;2003年
7 胥晓琦;专利保护规则及相关问题解决[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郑经;缴纳专利费是发明人应承担的义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静;不想受制就做规则制定者[N];工人日报;2008年
10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王雷;TD专利国内申请不落下风[N];通信产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英;专利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蒋逊明;专利权利用的制度性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凌;论专利·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新疆大学;2012年
5 费艳颖;专利权法律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何晓平;专利等同侵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马海生;专利许可的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蒋明琳;技术创新成果、专利、标准的协同转化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刘稚;与生物技术有关之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金凤;专利权保护和企业发展实务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吴俊芳;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创造性[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国瑞;专利权期限制度科学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胡金金;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专利权战略实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严琳;专利技术标准化下的专利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敏妍;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董卓亚;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郑州大学;2009年
8 苏维;专利联营的限制竞争行为与反垄断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段辉;专利评估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龚波;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8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3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