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聚合平台侵权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视频聚合平台 + 信息网络传播权 ; 参考:《河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诸如信息网络存储平台、聚合平台等新的网络传播渠道,使得网络作品的使用以及传播路径均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版权权利人、网络服务商和公众用户之间的利益被打破了平衡,网络服务商是否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成为摆在立法和司法机关面前的难题。网络链接技术是网络的核心,无链接无网络。聚合技术在网络链接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聚合平台以深度链接技术为手段将相近的内容聚集在一起,在自己的平台上展现给网络用户,一方面给用户带来方便、快捷的网络体验,另一方面侵害了著作权人或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理论界有观点认为深度链接与一般链接一样,只是把网页链接在一起的通路,深度链接不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不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亦有观点认为深度链接作为技术手段不存在侵权与否,但是聚合平台未经权利人授权或者许可,以自己营利为目的,利用深度链接技术擅自抓取权利人平台上的作品资源呈现给用户的行为,涉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由于现行法律规定并不清晰,在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大量有争议的案件。本文以视频聚合平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聚合与链接进行了区分;运用分类的方法确定了视频聚合平台内容提供者的属性,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归责理论争议问题予以评析;运用一般侵权原理论述了视频聚合平台的侵权实质;通过评析服务器标准下的司法难题,并对比分析了网页快照、缩略图、视频聚合之间的异同,说明引入实质替代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视频聚合平台规制法律完善建议,以平衡著作权人、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间的利益,促进视频产业健康发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storage technology and the arrival of big data era,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channels, such as information network storage platform and aggregation platform, have emerged.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and public users have been disrupted. Whether the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what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front of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organs. Network link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network, no link no network. Aggregation technology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on the basis of network link. The aggregation platform takes the technology of deep link as the means to gather the similar content together and show it to the network users on their own platform. On the one hand, it brings users a convenient and quick network experie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infring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 or relevant right holder.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ep link is just the path that links the web page together, and the deep link is not the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does not infringe the righ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re is also the view that there is no infringement of deep links as a technical means, but the aggregation platform is for its own profit without authorization or permission from the right holder.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deep link to grab the work resources presented to the user on the platform of the right holder without authorization, it is suspected of infringing on the right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n the network. As the current legal provisions are not clear,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ontroversial cases in judicial practice. This paper takes the video aggregation platfor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contrast method to distinguish the aggregation and the link, uses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attribute of the content provider of the video aggregation platfor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case to comment on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ights infringement liability theory dispute; use the general tort principle to discuss the essence of the infringement of video aggregation platform;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server standards under the judicial problem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web snapshot, thumbnail and video aggregation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introducing substantive substitution standard are explained,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regulation law of video aggregation platform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copyright owner.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the interests of network user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video industry.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保护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11期
2 刘满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实证力作——乔生《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评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3期
3 赵虎;许定国;;湖北省政府系统建立信息网络[J];秘书之友;1985年02期
4 姚社成,尤春松;强化工会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的思考[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5 陆群;信息需要管理 网络呼唤法律[J];电脑爱好者;1996年12期
6 汪全胜;试论信息网络对当代中国立法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5期
7 杨盛彪 ,江美云;试论防范信息网络犯罪的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孙寿山;信息网络与现代市场经济[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9 梁永贤;加快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J];发展论坛;2002年06期
10 杨晋第 ,迟月霞;公安信息网络冷思考[J];人民公安;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爱明;;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德祥;;信息网络效能评估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3 杜志秀;王宇;卢昱;;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过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培国;吴昭利;樊昕;;政府支持下的科技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5 饶培伦;潘玉华;;视障使用者信息网络之用户介面设计[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刘伟;张胜;杨帅;;军事信息网络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春祥;;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汪旭东;李庆;;浅议石油行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9 袁兴国;;信息网络的威胁及脆弱性[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季诺;;“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法律思考[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晓曲 陈建栋;信息网络:发展与管理必须并重[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张娜;信息网络产业亟须政策支持[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姚春鸽;力推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N];人民邮电;2012年
4 李祥辉 丁光照;用好信息网络这把“双刃剑”[N];解放军报;2014年
5 闫立君;信息网络与知识网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6 张铁网;加快建设我区“第四大通道”:信息网络体系[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7 李永生;中国农村信息网络工程启动[N];农民日报;2007年
8 王瑞琴;运用信息网络促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N];太行日报;2010年
9 孙默静 张瑞 苏静静;实现计生信息网络三级联网[N];温州日报;2010年
10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服务和管理[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健;信息网络的三个共性特征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黄发良;Web信息网络社区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洪波;INTERNET中的信息网络提取分析及Rank相关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恒飞;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刑法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阳强强;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席苏星;突发事件中的政府信息网络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翔宇;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侵权认定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王蓓;云计算时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侵权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任晓蓉;三网融合背景下H省广电信息网络集团发展战略选择[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7 陈峰;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法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雪娇;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民法保护[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杨杨;信息网络中流问题的灵敏度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宁拥敏;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63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6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