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11:51

  本文选题:商标 + 反向混淆侵权 ; 参考:《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对价值的追求也在悄然改变,其中之一就是对于商标的利用。早期的商标主要在于商品的区分识别,而如今在强大的市场经济的引领之下,商标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其商业价值上,成为标识产品的代表。相对于早期商标的低制作成本,现在的商标制作受各个方面的影响,成本极大提高了。一个商标具有好的艺术创意的成本投入,比一个简单普遍的商标的成本投入要大很多,以至于某些相对较大型的企业、公司为了达到降低在此项上的投入,通过动用自身经济地位、经济实力等优势打压小型企业、公司,从而达到对该企业、公司商标的占有使用的目的。于此,本文就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中的商标反向混淆现象做一番介绍研究。文章第一部分写的是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基本理论研究,分别从商标反向混淆的起源、发展、概念、特征以及认定这几个方向进行介绍。文章第二部分讲的是商标反向混淆构成侵权的实证研究,先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所存在的现行问题,然后再通过进行中美典型案例分析。第三部分,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中国模式完善路径。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第二部分所总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s cognitive level is improving,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is changing quietly, one of which is the use of trademark. The early trademark mainly lie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oods, but now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rong market economy, the function of trademark is more embodied in its commercial value and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rking product. Compared with the low production cost of the early trademark, the current trademark production is affected by various aspects, the cost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The cost of a trademark with a good artistic idea is so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 simple universal trademark that some of the relatively large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achieve a lower investment in this area, By using its own economic status, economic strength and other advantages to suppress small enterprises, compan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use of the enterprise, company trademark. In this paper, the trademark reverse confusion in the present market economy is introduc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s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rademark reverse confusion infringement, respectively from the origin, development,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rademark reverse confus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bout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rademark reverse confusion constituting infringement.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through the typical cas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ird part, the trademark reverse confusion infringement of the Chinese model perfect path. This part mainly aims at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the question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summation suggestion.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学龙;张奕峰;;“蓝色风暴”考量“反向混淆”[J];中华商标;2006年11期

2 张爱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初探——以案例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8期

3 杜颖;;商标反向混淆构成要件理论及其适用[J];法学;2008年10期

4 夏朝羡;;美国商标反向混淆理论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华商标;2011年01期

5 张伟;;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法制与社会;2012年29期

6 曹清;;商标反向混淆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年06期

7 吴立鼎;;商标侵权的反向混淆及应对策略[J];中华商标;2013年03期

8 王思勤;;商标反向混淆的适用——借鉴美国标准[J];现代交际;2013年03期

9 宁素;;“反向混淆”问题初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10 曹宁;;试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J];政法学刊;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凯;;药品商标保护的最新进展[A];中国药学会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3年

2 瞿东亮;;如何运用商标保护战略防范商标侵权的风险和提高维权的力度[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孔德丽;;关于闲置商标的几点看法[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4 蔡叶菁;;商标共存问题研究——原理、比较与建构[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5 刘佳婕;;论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路洋;;试论商标的显著性特征[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7 刘远山;夏余杨;;论我国商标侵权及其民事和行政法律制裁[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8 姜斐斐;;论商标的淡化及其法律规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赵立春;;巧选商品项目,合理保护商标[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10 李静冰;;缺乏内在显著性的著名商标是否受反淡化法的保护——2002年国际商标协会第124届年会模拟法庭辩论综述[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 桑清圆;论商标反向混淆的认定标准[N];国际商报;2010年

2 山东省临沂市工商局河东分局 吴立鼎;浅议商标侵权中的反向混淆情形[N];中国工商报;2013年

3 实习生 张恒瑞;警惕商标纠纷中的“反向混淆”[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徐家力;商标的反向混淆及相关问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袁博;从耐克申请注册“刘翔”被驳看商标的反向混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6 李洪波邋李建波;丽水“蚂蚁”是如何告赢国际“巨象”的[N];丽水日报;2007年

7 陈勇;也谈“芝华士”沙发[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8 聂国春;“蓝色风暴”案百事可乐败诉 商品广告宣传谨防侵犯商标权[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9 记者 林霞虹 李光炎 索冬冬 实习生 初墨品 通讯员 林劲标;谁的IPAD?高院未宣判[N];广州日报;2012年

10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周多;商标侵权判定的叙述性使用抗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叶强;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魏森;论商标的淡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金YТ,

本文编号:2113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13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