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协调的法律原则

发布时间:2018-07-11 10:40

  本文选题:著作人身权 + 著作财产权 ; 参考:《知识产权》2015年09期


【摘要】:我国著作权法混合了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的法律规范,使得著作人身权行使易与著作财产权发生各种抵触,妨碍文化产业发展。著作权制度整体上是财产制度,著作人身权制度安排也应便利交易,维护保护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为此,著作人身权应一律归属于作者,但著作人身权行使应服从于著作财产权限制的创设目的,服务于各种形式著作财产权交易的特定目的。此外,逝世作者的著作人身权保护在无遗嘱的情况下应该确立权利行使顺位。我国第三次著作权法修订时,应该对现行著作权法一系列条文进行相应的修订。
[Abstract]:The copyright law of our country mixes the legal norms of the author's right system and the copyright system, which makes the exercise of the personal right of the author easy to conflict with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work, and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copyright system as a whole is the property system,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ersonal right system should also facilitate the transaction, safeguard the transaction security and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refore, the personal rights of the works should all belong to the author, but the exercise of the personal rights of the works should be subject to the creation purpo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works and serve the specific purpose of the transac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various forms of works. Moreov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personal rights of deceased authors should establish the right exercise order in the case of intestate. In the third revision of copyright Law, a series of articles should be amended.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经费资助
【分类号】:D92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炼红;著作人身权转让之合理性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何炼红;;网络著作人身权研究[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3 李琛;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宋世俊;著作人身权转让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张新锋;;对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思考——从“三鹿”事件谈起[J];中华商标;2009年01期

3 王荣兵;;署名单位与学术论文的著作权[J];编辑学报;2009年05期

4 谭九生;;网络环境中著作人身权转让之合理性探讨[J];图书与情报;2007年03期

5 张清;张小强;;网络环境下中国电影版权的保护途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钟海鹰;潘志敏;;论知识产权保护视野下的平行进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7 熊文聪;;被误读的专利间接侵权规则——以美国法的变迁为线索[J];东方法学;2011年01期

8 王坤;;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刘春田;熊文聪;;著作权抑或邻接权——综艺晚会网络直播版权的法理探析[J];电视研究;2010年04期

10 崔立红;翟云鹏;;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依赖性派生品种”制度初探[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一妮;;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现象与解决途径[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方新军;权利客体论[D];厦门大学;2006年

4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朱体正;冠名权:界说与运作[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严城;论人格权的衍生利益[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姜新东;人格权的理念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2年

8 姜琳;地理标志国际保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伟;职务发明制度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10 杨健;知识产权国际法治探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珉芳;关于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樊佳怡;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建功;追续权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4 何朝忠;版权转让中受让方权益保护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存款;网络作品著作人身权保护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于婷;著作人身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海舟;著作权视阈下的违禁作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曹文;网络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伟;论信息财产权[D];烟台大学;2011年

10 赵振民;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炼红;著作人身权转让之合理性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何炼红,阳东辉;著作人身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法学评论;2004年01期

3 阿部浩二;朱根全;;各国著作权法的异同及其原因[J];环球法律评论;1992年01期

4 刘大椿;虚拟技术的现代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2期

5 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薇玲;;浅谈著作人身权[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1期

2 谭九生;;网络环境中著作人身权转让之合理性探讨[J];图书与情报;2007年03期

3 王伟博;;浅谈著作人身权的性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余秀宝;;论著作人身权与作者的分离[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9期

5 余秀宝;;论著作人身权与作者的分离[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2年05期

6 侯碧超;;浅谈我国著作人身权的转让性[J];知识经济;2013年08期

7 余秀宝;;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以著作人身权的非人身性和财产性为视角[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余秀宝;;著作人身权性质之辩[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关永红;著作人身权辨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何炼红;著作人身权转让之合理性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毕荣建;应承认法人享有著作人身权[N];检察日报;2009年

2 毕荣建邋李浩;著作人身权权利定性引发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高玉芳;著作人身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N];天津政法报;2012年

4 特约撰稿 杨芳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电视台改电视剧情“理直气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屈丽丽;电商立法首次明确时间表[N];中国经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胡Z凇⊥ㄑ对,

本文编号:2114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14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4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