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对海外华人回国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海外华人专才 + 创业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7期
【摘要】:海外华人专才回国创业成就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特色创业园区的发展,提升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但海外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自身特点也使其在回国创业中具有许多先天不足之处。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分析,结合华人专才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对海外华人回国创业的影响,发现我国对海归创业者人才保护的战略仍旧停留在个体适应性和个体激励措施中展开,缺失相应的法律政策和具体制度的保障。只有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护航功能,才能进一步吸引海外专才回国创业的现实需要。
[Abstract]: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combining the individual factors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of overseas Chinese , we find that our country ' s strategy to protect the talents of overseas Chinese is still staying in the individual adaptability and the individual incentives , and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policy and the guarantee of the specific system are missing . Only the top level design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perfected , and the protection fun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can be perfected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洪芹;;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华创业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人才;2007年21期
2 冯晓青;;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其保障[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冯晓青;论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管理研究;2001年01期
4 王晓晖,谢西庆;中国留学人员企业研究[J];南方经济;2003年05期
5 易凌峰;赵青;欧阳硕;;海归知识员工归国适应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明;移民与祖籍国的关系——美国华裔和印度裔的个案分析[J];八桂侨刊;2005年04期
2 李其荣;;关注华人新移民 培育侨力新资源——美加新华侨华人比较研究的启示[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3 黄金花;;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凌锐燕;王丽霞;;浅析我国的侨务外交政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6期
5 袁丁;;评中国有关东南亚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6年03期
6 蔡苏龙;;全球化进程中的华人离散社群问题探讨[J];东南亚研究;2006年05期
7 王妙玲;;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8 宾建成;陈柳钦;;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建设[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9 李安山;华侨华人国籍问题刍议[J];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02期
10 朱陆民;聂会翔;;苏加诺时期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聿峨;余彬;;东南亚华人身份流动性的全球化语境[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磊;;知识产权诉讼中的停止侵害责任问题探讨[A];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2015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六届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3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4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至2004年)[D];暨南大学;2005年
6 朱陆民;二战后印尼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8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9 李未醉;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1923-1999)[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秦素菡;美国华侨社会与保皇派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范锦荣;泰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冠民;归国人员的回归适应及其与人格特质、思维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希望;美国海外企业保护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周红桔;广东专利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作用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6 欧阳玉容;印尼归侨的历史和现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童晓玲;为灾难树里程碑[D];安徽大学;2011年
8 姚佩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蔡艺;国际教育服务进口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勾瑞波;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其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蓉;萧延高;王晓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建构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2 肖志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构[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11期
3 马海群;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及对知识产权信息管理机制的推动[J];新世纪图书馆;2003年03期
4 余珊萍;;高技术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年10期
5 张歌原,陈海苑;浅谈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措施[J];科研管理;1992年02期
6 张明祥;郭爱民;;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30期
7 杨武 ,杨宏;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J];知识产权;1994年02期
8 王辉耀;;“海归”现状[J];中国中小企业;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115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15318.html